下载此文档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第九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教材上内容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2、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学习目标
1、了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2、掌握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1
第九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学习重点


3.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办法
★学习方法
1. 自学《国富论》
2. 自学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本节内容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3
一、资产管理理论
(一)简介
1、流行时间:商行产生——20世纪60年代
2、核心观点:通过管理资产实现“三性”统一
3、依据:
金融市场不发达
融资工具单一
商业银行为主
资金来源固定
4、主要理论:商业贷款、资产转移、预期收入理论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4
(二)商业性贷款理论(真实票据理论)
1 .基本观点:商业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自动清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的自动清偿性贷款,这种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基础,要用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
2 .代表人物: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3. 原则:来源制约运用、保持高度流动性
4. 局限性:续短为长、需求多样、外部条件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5
(三)资产转移理论
1 .基本观点:保持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这类资产一般具有信誉好,期限短,容易出售的特点,从而保障了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迅速转化为现金。
: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
1918《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
:1+2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6
(四)预期收入理论
1 .基本观点: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期限的长短。强调的是贷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收入之间的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
1949,《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
:3+1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7
二、负债管理理论
1、流行时间:20世纪60年代
2、核心观点:通过管理负债实现“三性”统一
3、依据:
金融市场发达
金融管制加强
金融创新推广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
4、理论内容:主张银行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来维持流动性。从MM借入资金。
、扩大风险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8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流行时间: 20世纪70年代末(背景)
2、核心观点:通过管理资产、负债实现“三性”统一
3、基本原理:强调资产与负债的规模对称、速度对称、结构对称、目标互补
这种理论认为,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形成“三性”的均衡,应对资产结构和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达到“三性”均衡,实现其经营目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9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1、流行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
2、核心观点:主张商业银行应从传统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以外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3、依据: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表外管理
4、意义:取长补短更为科学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19/2018
10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345 KB
  • 时间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