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和实践.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理论和实践
吴中区教研室张建雄
2003年10月17日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打破了知识本位、分科主义的做法,以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并举。
课程改革重视学习活动和日常活动的经验,加强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尊重经验的整合性,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从原来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转变为尊重学生经验和生活情趣的课程
通过各种活动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
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
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
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三、初中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特点
1、整体性---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整体性
2、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放性---体现在目标、内容和评价方面
4、生成性---活动中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主题
5、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初中阶段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挥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五、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内容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六、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20世纪初,出现了研究性学习的雏形。 20世纪中期,研究性学习已日趋成熟。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性学习课程已很成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全面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我国研究性学习课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理念
1、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入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3、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慧潜能
4、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课程成为教与学交互推进的过程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和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