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杨家庄镇南偏城村“一村一品”
调研报告
杨秀文
接我厅“一村一品进村入户大调研”活动的任务,我们于6月6日-7月13日对汾阳市杨家庄镇南偏城村进行了驻村调研工作。驻村期间我们与村委会干部、农户及群众进行了多次座谈,走访了6家农户,实地考察了该村的核桃种植园及核桃种植合作社,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核桃种植与加工是该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南偏城村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南偏城村地处吕梁山东麓,汾阳市西南边山区,距市区20公里,村中大部分为丘陵地形,年降水量450毫米。
2、土地及人口现状
该村耕地:3259亩,因地处山区的原因,70%土地均属坡耕地。该村人口1513人,农户448户,农村劳动力900人,农民人均收入6100元。
3、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村委会从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着力治理了大北沟。
从垣头村引水到神桃坡,由南偏城集中供水站分流到周边7个村的供水点,在村南建设了集中供水点,进行集中管理,初步解决了周边村4000余人的饮水问题。新造了90余亩耕地,在新造的耕地上,集中种植了优质汾州核桃。改造了2000余米的村内道路及3000米的田间道路。建设了村级活动场所。拆除旧窑洞,重建了村中心小学教学楼,该小学现为设施较为完备的砖混结构二层教学楼。建设完成农家书屋,配备了涉及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农技常识等内容的书籍3000余册。
经过座谈及实地走访我们看到,虽然该村基础设施较前几年有了长足发展,可是突出问题依旧存在。缺水问题虽有缓解,但仍然是制约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的最大问题。
二、产业现状
该村耕地3259亩,种植核桃2500余亩,小米、黄豆及绿豆等小杂粮的种植600余亩。
1、主导产业
核桃种植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全村现共有7万余株核桃树。其中,,近年栽植的1万余株己挂果,。由于种植历史久远,核桃品质优良,形成了核桃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产业户数448户,人数800人,产值3000万,农户主导产业收入3200元。
2、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
多年来南偏城村注重提高核桃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发展了乐龙、富安2个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
汾阳市乐龙核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22日,加盟山西乐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27日在汾阳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之初成员为9户,现已登记注册394户,成员出资总额500万元,带动汾阳市杨家庄镇和栗家庄乡6000余户果农。合作社主要从事核桃的栽培、管理、技术指导、购销及初加工。社员拥有核桃基地1000亩,带动农户种植1980亩。
合作社成立以来,建立和健全了组织机构、民主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运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合作社每年分春秋两季对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核桃栽植技术、加工技术及核桃经纪人相关知识。多年来,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这一发展模式,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基本实现了统一供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收打、统一销售五统一。
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2010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3277万元,盈余66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其他果农人均纯收入高出20%左右。
3、品牌建设
2008年,乐龙核桃专业合作社被汾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专业合作社”称号,理事长俞学文被评为汾阳市劳动模范
。2009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3277万元,盈余66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其他果农人均纯收入高出20%左右。一年中合作社先后参加了上海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澳大利亚世界有机食品展会、智利和摩纳哥世界干果年会,扩大了国内外知名度。2009年,合作社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示范社”称号。其产品“裕源牌”核桃(仁)2007年通过了中国、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有机食品认证,远销南美、日本、欧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
合作社于2004年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12月通过了国内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4月通过了欧盟、美国、日本有机食品认证,P认证、ISO14000认证,2010年4月通过了BRC(英国零售商)认证。
三、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虽然该村在发展“一村一品”农业上加大了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受资金紧缺的制约。资金上的紧缺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尽管该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投入不足仍然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制约
驻汾阳市杨家庄镇南偏城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