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2014 年第 12 卷第 6 期· 经验交流·对循环系统不会造成损伤,对老年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5): 程金红,张郃,钟瑞江,[ 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7):547 - 何焕钟,胡晓斌,单汉民,[ 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2):189 - 张宪生,尹杰,郭宏杰,[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5):424 -427. 收稿日期:2014 -11 -4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合理用药分析车光龙1 朱海亮2※廖刚3 张燕1作者单位: 611130 630075【关键词】军队离休干部合理用药doi: / -※为通讯作者 目前军队离休干部平均年龄达到 80 岁以上,均已进入了“两高期”,大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并且用药种类较多,用药随意性较大,漏服、重复用药情况比较常见。因此作为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及医务人员必须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严格用药指征,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有效、适当和经济地使用药物。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①患者在有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选择经过最科学、最先进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对该病的治疗是最有效最可信的药物。②安全、无毒害作用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则。③剂量恰当,疗程适当,给药途径适当。④经济实用是合理用药的基础[1]。 药物的吸收老年人由于供应肠道血液的动脉硬化,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减小;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弱;胃肠黏膜萎缩,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胃酸分泌下降,消化功能减弱,老年人常用泻药等,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吸收都有影响[2]。 药物的分布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血流量、机体的组成部分等。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中白蛋白浓度逐渐降低,可引起某些药物蛋白结合率的降低,血中进入组织的游离药物浓度升高,容易出现药物毒副作用。老年人的心输出量降低,加上局部血流量减少也可影响药物的分布。老年人体内组成部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全身及细胞内含水量减少,肌肉组织减少而脂肪组织相对增多,因而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降低,脂溶性则增高,这些都是在老年人合理用药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3]。 药物的排泄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老年人的肾脏组织、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分泌功能等变化均可影响药物的排泄,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应根据其肾功能(肾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或调整给药的间隔时间[4]。 药物的代谢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是药物代谢降低的一个因素;肝药酶(p450 酶系统)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这种酶的生成及活性逐渐降低,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减少
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合理用药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