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节、引渡extradite课件.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节、引渡extradite
(1)引渡的概念 指一国应外国之请求,根据条约或互惠原则,将处在其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请求国,以便处罚或判刑的司法协助行为。
(2)引渡 的依据:条约和互惠原则(伊美外交事件)
(3)引渡的主体:罪行发生地国、罪犯属人国、受害国、根据条约行使管辖权国。(多国请求引渡优先顺序由被请求国决定,但《美洲国家间引渡条约》规定:犯罪发生地优先、重罪优先、时间优先)
(4)引渡的对象: A、本国国人不引渡原则。中俄引渡条约第三条,比利时宪法,穆斯林教规,英美法系少数国家不反对引渡本国人,例:1985年比利时足球事件) B、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政治犯不引渡是各国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但是,这项原则实施起来是困难的。因为:(1)关于政治犯的含义和范围缺乏明确性,(2)对于某种犯罪行为是否是政治犯的决定权,属于请求引渡的国家,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就可能被歪曲或滥用。
非政治化努力:刺杀元首行为;劫机、海盗、贩奴罪;反人类、反和平、反人道罪;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种族灭绝罪)
(5)引渡的罪名: A、双重犯罪原则。(同性恋、通××、安乐死) C、罪名同一原则.(罪名特定原则)the principle of identity.
第五节、庇护asylum
(1)庇护的概念 指国家对于外国政治犯准予入境居留,并给予保护,且拒绝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不引渡且保护原则)
(2)庇护的法律渊源:1967联合国《领土庇护宣言》; 1928年的《哈瓦那庇护公约》; 1933年《蒙德维的亚庇护公约》
(3)庇护的主体:国家庇护权原则
(4)庇护的对象:非政治犯不庇护原则。案例:1983年美国庇护中国女网球运动员案。(庇护国的单方确认权没有得到确认)
(5)庇护的场所:领土庇护原则。禁止外交庇护(案例:1948年哥伦比亚对秘鲁的托雷庇护案,1950年国际法院做出判决,哥伦比亚败诉;案例2:方励枝教授庇护案;)
第六节、难民
(一)、确定难民身份的条件:
(1)客观条件,即该人留在其本国或经常居住地国之外,且不能或不愿受其本国保护或返回其经常居住地国
(2)主观条件,是该人畏惧迫害,即该人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等原因而受到迫害。
这是政治难民与战争难民和经济难民的根本区别所在。这两个条件,体现了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依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的规定,难民也包括依国际联盟主持订立的有关协议、公约和议定书或国际难民组织约章而被视为难民的人。但某一具有难民身份的个人如果因其被视为难民所依据的情况不复存在而不能继续拒绝受其本国的保护或可以回到其以前居住的国家,则该人即不得再受公约的保护。
(二)我国关于难民问题的基本立场
对于难民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只有公正合理地解决地区冲突,消除“热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外国侵赂和占领而引起的大规模难民问题,并主张包括难民输出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加强国际团结和合作,努力消除产生难民问题的政治根源,共同分摊保护和援救难民的负担,同时共同努力解决因自然灾害而产生的难民问题。
第四章领土
第一节国家领土概述
一、领土的概念 领土是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由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四部分组成。(从地理角度、法律角度理

第四节、引渡extradite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独角戏
  • 文件大小126 KB
  • 时间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