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成语与谚语.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
——餐桌礼仪、婚礼及园林建筑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有很多可以进行有趣比较的地方,比 如艺术、文学、政治、风土人情、音乐等,下面我将从以下三方面对中西文化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餐桌礼仪
婚礼
园林建筑
餐桌礼仪文化的比较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一、从餐具使用上看
在中国使用碗和筷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在西方主要使用刀叉,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从座次安排上看
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
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
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三、从就餐氛围上看
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
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地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话;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返回
中西在婚礼上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传统俗有“三书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
婚礼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成语与谚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2.42 MB
  • 时间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