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串并转换实验
姓名:赵新专业:通信工程(401) 学号:2011412547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051串行口方式0工作方式及编程方法;
2、掌握利用串行口扩展I/O通道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Proteus画出仿真电路图。利用8051串行口和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可以进行I/O的扩展,要求以级联的形式用2片74LS164扩展两个8位I/O,驱动两个数码管,电路自行设计。
按流程图编写程序,在数码管上循环显示从8051串行口输出的0--9这10个数字。
编写程序,利用定时器T0产生1S的定时,通过数码管显示计时时间0~99秒,计到99秒后再减1计时,即由99~0。
实验原理及步骤
1、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是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总是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晶振频率的1/12。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后才能启动串行接受,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待8位数据输入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I位置1,TI必须由软件清零。
2、74LS164: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共有14个引脚。
注意:74LS164接数码管时应接限流电阻(200欧姆左右),否则无法驱动级联的另一块74LS164。
3、实验步骤:1、用proteus设计串并转换电路;
2、在Keil C51中编写控制程序,编译通过后,与Proteus联合调试;
3、连续执行程序,在扩展的数码管上循环显示0~99这10个数字;
4、修改程序,实现加减计时功能。
电路设计及调试
实验电路
2、程序设计与调试:
单个数码管循环显示0~9: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0;
uchar code table[]={0x03,0x9f,0x25,0x0d,
0x99,0x49,0x41,0x1f,0x01,0x09};
void delay(uint xms)
{
uchar i,j;
for(;xms>0;xms--)
for(i=142;i>0;i--)
for(j=2;j>0;j--);
}
void main()
{
SCON=0x10;
PCON=0;
while(1)
{
SBUF=table[i++];
while(TI==0);
TI=0;
delay(2000);
if(i==10)
i=0;
}
}
0~99s计时: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
uchar c=0;
uchar f=0;
uchar code table[]={0x03,0x9f,0x25,
0x0d,0x99,0x49,0x41,0x1f,0x01,0
单片机串并转换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