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者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政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定义包含的内容:(1)审计主体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2)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审计的委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都是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进行的(3)审计的客体即指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4)审计依据即指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5)审计的目的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的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6)审计的本质即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
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独立性主要体现在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和经济独立三个方面;权威性则是由于审计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的体现。
政府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又称为民间审计、社会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启示:(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审计分类:(1)按审计主体可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2)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3)按实施时间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4)按审计执行地点分为报送审计、就地审计(5)按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所用的技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方法分有顺查法和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查法;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查法(2)按证实客观事物分有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
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即有制约力的单位或机构监察和监督其他经济单位,使其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按照预定的方向合理的运行(2)经济评价职能即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经济效益是优、是劣,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经济鉴证职能即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及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和验
审计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