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书
实习人:
书写时间:2011年8月24日
-- 2011年8月30日
目录
实习简介.............................................03
实习区概况...........................................03
实习路线.............................................05
实习路线分述
8月18日............................................06
8月19日............................................08
8月20日............................................13
8月21日............................................14
8月22日............................................19
8月23日............................................23
实习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实习时间:2011年8月18日--2011年8月23日
实习小组人员: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初步了解庐山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壤与植被;
掌握地理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
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通过实习,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察相结合,培养野外
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实习区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地理坐标是:115°50′E-116°10′E、29°28′N-29 °45′N,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邻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
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
“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实习路线:
8月18日东谷柏树路-汉口峡-大月山
8月19日庐山植物园-含鄱口-五老峰
8月20日月照松林-西谷-如琴湖-锦绣谷-龙首崖-石门涧
8月21日牯岭-望江亭-小天池-好汉坡
8月22日美庐-大校场谷地-庐山博物馆-芦林湖-黄龙寺
8月23日王家坡-女儿城
实习路线分述:
一、8月18日
1、L-1-01(汉口峡途中)
经纬度:29°34´3、6"N 115°48´57、5"E;
海拔高度:1141m;
气压:884、4hpa;
滑坡面产状:倾向315° 倾角58°;
滑坡面底层产状:倾向193° 倾角23、5°;
形成分析:01号的滑坡面是由重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由于开挖道路,导致层理面上方负重过大,加之庐山多降水,雨水冲蚀使得层理面形成断层,经过长时间的顺层滑动和侵蚀,上盘岩石跌落形成。其中由于上下层面的运动挤压,使滑动面上的岩石破碎,并且大致平行于节理面。此地的岩性多为变质岩,是由活动性流体的高压所致,
介于原岩和变质岩之间,硬度不大,很容易变成粉末状。
2、L-1-02(大月山水库)
经纬度:29°33´52、4"N 115°59´4"E;
海拔高度:1245m;
气压:847、7hpa;
风向:西偏南210°1、4m/s(指示风速);
植物:云片柏、五针松、侧柏、金刚栗属于壳斗科。
美景欣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