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学学科落实“两纲”教育的内容
数学教学内容
渗透“两纲”教育的内容
教学要求
集合
命题与推出关系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阅读材料
1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思辨之美。
2通过材料“德摩根与集合问题”的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阅读材料
1通过引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体会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并做到从我做起,遵守法规。
2通过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用几何的方法解决代数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和谐美。
3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要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知道防灾的方法。
4通过最值问题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中追求最佳的过程与方法,体会人类追求美的源动力。
4通过材料“当代中国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的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函数的基本性质
数学家简介
函数关系的建立
探究与实践
函数的基本性质
1通过学习,知道函数进入我国的基本情况,感受数学家追求真理的执着。
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之“有用”;通过纳税例子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具有纳税意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3通过探究与实践,让学生体会数学之“有用”,了解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4通过奇偶性等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对称美等,体会代数证明的严谨和理性思维之美。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模型,体会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国家进行计划生育和提高人口质量的必要性。
2让学生知道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们要关注环境的迫切性,知道保护、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
3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三角比
解三角形
1通过我国古代在数学测量上的成就,让学生体会我国在古代数学上取得的成就,进行文化认同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正弦定理,让学生体会对称美,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3通过余弦定理,让学生知道它与勾股定理的关系,体会我国古代数学的成果,进行文化认同教育;体会数学内部的和谐美。
4通过测量问题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我国在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三角函数
y=sinx的图像与性质等
周期函数
1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对称美、曲线美。
2通过函数周期性教学,让体会数学的美,学会欣赏美。
行列式
三阶行列式
1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归的思想,体验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意识、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符号美。
3通过把三阶行列式化成二阶行列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追求和谐美的过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向量
探究与实践:课题一宇航员的训练
1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勤奋自强的学面上的直线
直线方程、两直线的交点、阅读材料
1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解析几何研究的思想与方法,体会数学的和谐美。
2通过解析几何的诞生材料的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圆锥曲线
阅读材料
椭圆的性质
双曲线的性质
阅读材料
双曲线的性质
1通过阅读,了解华罗庚的生平,让学生感受数
数学学科中落实“两纲”教育的内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