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生命科学》中落实《两纲教育》.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生命科学》中落实《两纲教育》
零陵中学樊栓堂
对于生命,很多人迷惘,很多人不解,我曾经也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呢?人为什么要面对生活如此多的烦恼?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是为自己活着,还是为了别人而活着?一串串的问题一个个问号悬挂在脑海。 在学校里,许多学生束缚了一节课,想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发泄。于是,一些学生不顾后果,拼命地奔跑、打闹,伤害事故一桩接一桩,孩子痛苦,家长心痛,老师着急。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因为考试的压力,做出一些漠视生命的事情,这些例子举不胜举。
现在的在校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娇贯孩子,一切都围着孩子转,而这些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早就迷失了自己,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惟“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责任,生命意识在逐渐淡化。孩子们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
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生命意识的土壤。加上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受挑战。人们普遍太自我关注,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如果我们周围的人不爱我们,我们不可能永远成功。有些孩子稍不如意,甚至主动放弃生命。
当然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极少教孩子的方式。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生命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孰不知物极必反,习惯成自然的孩子,长此以往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孩子就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根本就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处在过于宠溺的家庭环境中,受人恩惠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这就是
“感恩”意识缺失的体现。反思孩子感恩意识缺失的深层次根源,关键是“爱”的泛滥所致。如今,孩子们所获得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使他们处于爱的麻木之中。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
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在关注社会文明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的发展,教育要引导人追求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现在许多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一旦遇到挫折和委屈,他们往往就会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人生的不归路,这不仅漠视和践踏了自己的生命,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不幸。
“生命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同时,要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奋斗吧!

在《生命科学》中落实《两纲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