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是脱俗的,与其他小说不同,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特别是在读了鲁迅的小说之后,再去看它,那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书中安逸祥和的氛围才凸显得更清晰。那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一种来自于心灵的纯净,书中的情节处处渗透着纯朴的气息。一群人在远离喧嚣的小山城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有趣生活,简洁文字里间隙透露出乡土的气息,每个浅浅的微笑都脱离了一切纷扰,纷扰中的宁静显得更寂静。每个人的心灵都像牧场一样辽阔,纤尘不染。
在平淡朴实的叙述中,沈从文不动生色地表现着美好的感情,特别是文章一开头,用童话似的手法叙述翠翠与祖父相依为命的那一段,体现了一种相互关怀和体贴的亲情美,表现了淡雅淳厚的亲情味儿,充满着原始古朴的牧歌情调,为整部小说作了铺垫,展示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纵使《边城》终归是个哀婉不已的悲剧,但从中我更多地读出了人性的善良和纯真。没有结局也许就是最美丽的结局,《边城》的结局是个没有尽头的省略号,我感觉它至今还没有结束。至少还有一颗心,满怀期待,静静地守望着没有边际的未来。
曾经,一直都不明白《边城》,这样一篇优美的故事,为何最终以悄无声息的一个女子的等待为结局。而今,再看《边城》,虽然依旧一幅素雅的农耕社会的图画扑面展开,美得有些伤感的气氛中,心境却已是两重天,对故事的本来的结局再也说不出什么,因为,我现在,觉得翠翠悄无声息的等待是最好的结局,胜过任何言语。
《边城》,写的就是一个美丽古朴的边地城市以及那里淳朴而善良的人们的悲欢离合。翠翠,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父母因故早亡,一出世便笼罩着悲剧色彩,只有一个年迈的外公相依为命,贫穷但快乐;天保,善良而文弱的男子,当地富家的长子;傩送,天保的弟弟,一个同样善良而清秀的男子。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两兄弟同时爱上翠翠,翠翠爱的是弟弟,三个人有那么一点误会吧,但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而温和,最后,天保为成全弟弟的爱情,远走他乡却不幸罹难而死,弟弟傩送为此深感自责,亦出走,下落不明,而外公也死了,终只留翠翠一个人孤单的撑着渡船,在美丽如画的小城守侯一个没有约定的约定。
可以有更好的结局,团圆似的大喜;可以有最悲的结局,主人公全都死去了,失掉了一切可能得到幸福的机会;但就是这个没有结局的结局,静静的,有些微微伤感的无声叹息后,给人留下的是无限遐想的空间,你可以给他们一个你想要的结局。
结尾处,翠翠只是等待。但如果故事继续,谁又能说清这是对久的守侯?也许,翠翠后来又遇见了一个对她很好很好的人,他甘愿在这美丽的小城默默陪她一生,一起撑着小小的渡船,一起唱着古老的山歌,一起去采无名的可爱的野花,过着平淡而真实的日子;亦或翠翠遇见另一个她甘愿为他付出生命的人,她宁愿为他放弃这平静的小城而流浪天涯,那么,她和挪送曾经的美好只是她生命最初那美丽而羞涩的早开的初春的花,只能留在新底最深处,化成原始的一份感动与珍贵的记忆,那守侯的心意也该随着她爱情的离去而远去;也许,翠翠终于等来了傩送,两个人从此过着安静而快乐的生活,或在这如诗的小城,或远走这承载太多回忆的故乡,在他地守侯着他们美丽的灵魂的约定;也许,傩送在外的日子,遇见了另一个人,翠翠执著的守侯换回的只是一场心碎;也许,翠翠一直就这样守侯着一个美丽的童话,等到青春散尽,容颜不再,将对傩送的爱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的尽头,另一边,傩送也这样执著地守侯着记忆中那个美丽而羞涩
边城结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