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导游历史知识
甘肃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第一章中国历史小常识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历史文化的民族,它所创造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持续领先了近2000年,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顺序
《中国历史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境内的猿人
猿人遗迹中国是人类起源和成长的摇篮之一。在云南开远、禄丰等地,已经发现了拉玛古猿化石,这是800万年以前正在形成中的人,说明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属于晚期猿人的两颗门齿化石,经测定距今已有170万年。
1963年,在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发现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次年,又在公王岭发现一个不很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前者约在65万年前,后者约在75万年到80万年间。
母系氏族公社的确立
血亲婚配逐步受到限制,氏族逐渐形成。新人阶段氏族制的第一个时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就完全确立了。
当时,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由于全体成员只能确认各自的生母,所以成年的妇女都一代一代地成为确定本氏族班辈世系的主体。成年的男子则分散到其他氏族寻求配偶,实行群婚。壮年男子担任打猎、捕鱼和保护集体安全等需要较大体力的事务,而采集食物、看守住地、烧烤食物、缝制衣物、养老育幼等繁重任务,都落在妇女的肩上。她们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又对确定氏族的血亲关系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母系氏族公社构成的特点。
父系氏族公社的产生
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它的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渐加速,男子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居主导的地位,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日渐增多。
于是对偶家庭逐渐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了。
从此,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会逐渐趋于解体。
夏朝的建立
夏族是居住在黄河中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尧、舜时期,夏族的首领鲧曾奉命治洪水,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舜又命鲧之子禹治水,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用疏导的方法,导小水入于川,导川水致于海。不仅消除了洪水之灾,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舜举禹为继承人。舜死,禹即位,史称禹王,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主要统治区域为今河南中部,北部和山西南部。禹即位以后,已建立了奴隶占有制国家。禹死后,许多部落领袖反对益即位而拥护禹之子启。王位“世袭”制。启又伐灭反对他的有扈氏部落(今陕西户县),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商朝历史
(约公元前17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商代是继夏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西周的兴亡
约始于公元前11世纪时周武王伐纣灭商,终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覆亡的中国统一王朝。由于周王居于西方的都城宗周,故称西周。
周人的兴起
周人是古老的农业部落,兴起于今陕甘一带。传说其始祖名弃,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因夏政衰,失官而奔于戎、狄之间。其孙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发展农耕,势力渐兴。后又传九世,因受薰鬻、戎狄的进攻,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古公后被周人追称太王。
春秋战国
前770年,由于遭到北方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周平王东迁黄河中游的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的大国共有十几个,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即齐、宋、晋、楚、秦,合称春秋五霸。
到了前476年左右,战国时期正式开始,黄河流域的诸雄争霸。韩、赵、魏、齐国、秦、楚、燕并称战国七雄。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战国开始划为封建社会.
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开始后,秦国国力大大增强,最后终于在前221年消灭六国最後的齐国,完成统一,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新时代。
唐朝顶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