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十七年散文
一概述
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常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广义: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艺术散文、杂文、日记书信、随笔
狭义:艺术散文(美文,小品文)
(一)、两个时期:1949—1956(通讯); (142页)
1957—1966(报告文学)。
60年代,杂文一度复苏(邓拓、三家村)。1961年被认为是“散文年”
魏巍、刘白羽、杨朔、
华山、菡子
(二)、两大主题:
一是对“新时代”的歌颂,对当时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描述,另一是表现朝鲜战争的英勇行为。
(三)两度“崛起”
第一次是在一九五六年初至“反右”前夕,题材较为开阔。思想、文笔也相当洒脱。当代散文名家奠定了创作的基本格调
第二次“崛起”是在一九六一年初至一九六二年
散文的主体意识有所增强。
艺术水准有明显提高。
开始了散文“理论建设”
(四)杂文,在建国后的破土而出只有一次:“百花”时期。许多作品相当敏锐地捕捉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写得深刻而犀利。(140页)
茅盾:《谈独立思考》“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叶圣陶:《“老爷”说的准没错》
卜无忌(邓拓)《废弃“庸人政治”》
“看到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我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这就是唐朝的陆象先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确,我们有的同志,不知道为什么,天天忙忙碌碌,做出一些大可不必做的事情。他们不管对什么都不肯放手,都要抓,而且抓得死死地。”
,“凡是凭着主观愿望,追求表面好看,贪大喜功,缺乏实际效果的政治活动,在实质上都可以说是‘庸人政治’。”
二、冰心散文
女性的细腻的“情致”和天真烂漫的“童心”,以及那清新隽永而又婀娜多姿的文笔,构成了冰心散文的个性风格,《一只木屐》、《樱花赞》可视为她的代表作。
中国当代文学 17年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