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基本理论
第二节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第三节案例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1
区域经济增长的巨大差异
2
年份
1978
1986
1990
1994
1998
2001
2009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
如何分析这种差异?
3
先考虑:
经济增长的一般因素
(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再考虑: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宏观模型在地域上的深化)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一. 区域经济增长定义和特点
1. 狭义: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用实物形式表示,指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2. 广义: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时间表序列过程。
4
3.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6
生产要素
资本
劳动力
资源
技术
生产环境
硬环境
基础设施条件
相关产业布局条件
生活环境
软环境
经济制度(政策)
管理方式(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
生产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二.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7
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长是同质的,
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1. 需求拉动:包括区内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
: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
8
如果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又会发其本身的特点:
在一定时期,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增长。
8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增长理论
主要包括三种理论:
一. 均衡增长理论
二. 非均衡增长
三. 新增长理论
9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渊源
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
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剑桥学派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
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 均衡增长理论
10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
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生产,消费双低的均衡状态,要获得增长,必须打破这种状态,使整个区域经济同时增长。
均衡增长理论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
第二部分: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区域经济增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