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江西武宁一中卢凤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意义
:
(1)在学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后,让学生分析马恩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史实的能力。
(2)把其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深刻领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进而使学生学会这样的思维方法:根据社会存在可以推断社会意识;根据社会意识可以判断社会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知道分析意义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史实和背景来得出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分析马恩的特点以及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在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马恩的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明白崇高理想、勤奋努力、勇于实践、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马恩的事迹让学生分析体会马恩的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把其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本课内容理论性很强,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太远,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一片空白,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难度很大。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在此危急时刻,如何摆脱困境,成为西方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人,——那就是马克思。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已被抢购一空。出版商预测,这本书将成为08年圣诞节的最佳礼物。
同时,英国泰晤士报用整版刊登了马克思的巨幅头像,下面赫然写着:“HE IS BACK。”
早在160年前,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但是,马克思却奇迹般地复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起。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板书)
【讲授新课】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绝非偶然。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些图片
(出示工业革命图片),它们反映出当时欧洲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产生巨大飞跃,那么工业革命下的欧洲是否进入了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性的永恒公正的理想王国”呢?请看下面几幅图片:(出示图片“欧洲工人的生活”、“欧洲资产阶级的生活”、“童工”)
工业革命使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生活悲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显现。
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理想王国,而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那同学们心中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板书)
学生回答:(富足、平等、自由、和谐)。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当时,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了。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板书)
思考: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对理想国的探索有哪些共同之处?
代表:圣西门、傅利叶、欧文。
他们的主张可以总结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思考:他们对理想国探寻的结果如何?(教师讲述并展示圣西门自杀的相关史料:)圣西门一直努力地宣传自己的
历史-高中一年级-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