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羊冒险记》读后感
村上春树的小说同他的随笔一样,语言非常的啰嗦,他可以大篇幅的记录下两个陌生人的对话,探讨现实性的平庸与非现实性的平庸,以及统率时间统率空间统率可能性的观念等等,而这些,我在看得过程中会感觉有点不耐烦,或者说感觉太深奥,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按理说,这样的小说应该看不下去来着,可又欲罢不能,这也许就是村上小说的魅力所在吧,恨不得抛开书,却又不能,因为已经陷入到故事情节中太深,没有办法一扔了之。比如在羊男跳出来的时候,我会感到害怕,比如“我”在和死去的鼠对话时,会感到瘆的慌。放佛自己的身影就在主人公的身边,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一同走进那个空间。
《寻羊冒险记》在我眼中,它顶多是一个现代都市版侦探悬疑小说,只不过村上春树别有心机地将侦探这个身份伪装于一个看似愚拙、碌碌无为的困惑都市小白领形象中,而将需要侦破的对象换成了更为扑朔迷离的人性自身。这个置换显然非常成功,引人入胜的情节在所谓的小资情调中层层展开,让人几乎欲罢不能。
羊,不同于中国文化,西方经常将其作为邪恶的象征,这种邪恶并不是来自于羊本身而是来自外界客体,所以相应地,羊这个喻体又着实映衬了某种无辜的纯洁与神圣。村上春树很巧妙地注意到了这一点,象征着人性中的贪婪扩张欲望的羊应时应景地穿梭往来于各个候选人的体内与思想中,被其选中的人几乎毫无反抗的能力。由此看来,这种恶似乎并不是完全隔离般生长于人体之外,并且经由羊这一邪恶象征而全面萌发。羊的进入只是一种本性之恶发动的契机,在羊的作用下,人更加信任恶的能力,同时也不断自我求证人性的脆弱与道德的不必要性。被选中者看似可以是任何身份任何年龄任何状态任何地位,而羊做出的选择也绝非偶然。知识分子以恶灵释放者的身份出现是再合理不过。求知在很多时候都是危险的旅程,尤其是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有为的突破与离经叛道的摧毁虽然是成长与升华的必经之路,但是洞察他物的小聪明远远不足以获取真理。于是,作恶般的摧毁就成了走火入魔的知识分子最容易踏上的途径。很显然,被选中者在羊进入后,开始有了本性的后天获得性匮乏的症状,这样的症状持续的时间与人自身的承受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否定人性到了本性崩溃时,他就不再具备主观作恶的能力。羊从这时悄悄离开抑或心理抑或生理崩溃的寄宿体,野心勃勃地寻找下一个目标。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拥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小心思”。人们常常会鄙弃那些戴着“面具”的人,反感他们的口是心非,但作为这个世界上共同的渺小的一部分,是否应该展现出我们善良的一面,不要求成为万人景仰的救世主,起码要心怀善意。因为不是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事都会如愿以偿,还有很多人为了生存而努力着,为了事业,他们可能会攀缘付势。理解他们,就是理解日后的自己。
也许并不能清晰地记得故事,但故事里有那么几个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中第一个死去的人,整天坐在咖啡馆抽烟喝咖啡吃零食听音乐和别人困觉
《寻羊冒险记》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