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讨论: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我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吗?
,但事事都要他人依着自己的意念去做的人为还没有长大的人,这种形容合适嘛?为什么?
,社会的现代化关健在于人格的现代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生理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
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社会自我
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
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
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他人的反馈(习得性无助)
反射性评价(“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
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自我知觉理论 Self-perception)
社会比较(parison )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