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分析
“华北第一宅”天津石家大院
城规C121
李梦娟
128884
概述: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民俗博物馆。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场柳青镇。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旧宅,称尊美堂。始建于1875年,占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规模宏大,建造精巧。
A better love I couldn't ask for
With your sweet and gently way
And knowing that your love for me
Grows more everyday
石家大院是素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晚清民居建筑群。它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旧宅,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常用“福寿双全”、“岁寒三友”、“莲荷”、“万福”、“连珠”等喜庆吉祥图案。
跨进石家大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大青方砖铺就的长甬道。甬道的东侧,原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寝室,现在是展品陈列区,陈列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和砖雕艺术品。甬道西侧,主要有花厅、戏楼、佛堂等建筑,是石氏家族会晤宾朋、娱乐消闲、诵经礼佛的场所,现辟为博物馆的“石府复原陈列区”。花厅即客厅,现已按照原来的陈设进行复原。与花厅一墙之隔的是戏楼,这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造型落落大方,特别是以美轮美奂的内部装点著称于世,令观者瞠目。
A better love I couldn't ask for
With your sweet and gently way
And knowing that your love for me
Grows more everyday
西边的院落为接待贵宾的大客厅、暖厅、大戏楼、祠堂等,现已基本恢复了原有陈设。与内宅相比,这里建筑用材更为考究,做工更为精细。大客厅院内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可挡风避雨,当年从镇外很远就能看到。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是华北民宅中最大的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极为华贵。
徜徉在高堂大屋、青砖灰瓦之下,流连于华庭深院、水榭轩亭之间,不由得不深为昔日富商大贾对生活方式的讲究所折服,为古代能工巧匠们留下来的作品所赞叹,也颇为上天造化弄人所感慨。
大院建筑的内外檐装修,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见的做法
垂花迎门是宫廷传统结构中的绝学,显示着其豪华高贵。它那三道垂花门的门楼都是精雕细刻,门柱石鼓上的“八骏图”和“丹凤朝阳“由两位巧石匠耗时一年做出。
石家大院又堪称砖雕艺术的博物馆,整座大院的门楣上、墙壁上、檐角上随处可见精雕细琢的砖雕和其他雕刻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形态生动逼真,实为民间建筑上不多见的珍品。作为官宦士绅大院奢糜生活的点缀,它们早已韶华不再;但作为古老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它们却又风韵长存.
室内布置
2013年1月3日拍摄于石家大院
古代建筑分析 石家大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