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预防医学复习知识点(南中医-自己整理) 】是由【学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预防医学复习知识点(南中医-自己整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防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预防医学特点:①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人和无症状患者②研究方法上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③采取的策略措施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应。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决定因素:①社会经济环境: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网络、教育、就业和工作条件②物质环境:建筑环境、空气、水、土壤③个人因素:健康的婴幼儿发育状态、个人的卫生习惯、个人的能力和技能、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④卫生服务:服务网络、卫生经济投入三级预防策略:①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根本性预防。包括:健康个体的措施、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最常见的是预防接种。②第二级预防:发病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或加上早报告、早隔离的“五早”,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③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对患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使之尽量功能恢复、心理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基本原则:①分布论②病因论③健康—疾病连续带④预防控制理论⑤数理模型流行病学方法分类横断面研究描述流行病学生态学研究观察法疾病监测流病例对照试验行病分析流行病学学研队列实验究方临床试验法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现场试验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社区干预实验Chapter2疾病分布疾病的分布:疾病的群体现象或称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间的存在机器发生、发展规律。发病率(incidencerate,morbidity):只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特定人群中某并新-1-:..病例出现的频率。罹患率(attackrate):意义同发病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常用语疾病爆发或流行时的调查。患病率(prevalencerate):也称现患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用来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死亡率(mortalityrate):只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某其他病因)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病死率(fatality):指在一定时期内,换某并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表示确诊病人的死亡概率,可反应疾病严重程度和诊疗水平。疾病分布的形式:⑴地区分布①国家间的分布②在国家内的分布③城乡分布④疾病的地方性(endemic):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无需从外地输入,只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在某一地区的发病率水平总是较高,的现象。分自然疫源性、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⑵时间分布①短期波动(rapidfluctuation):是指在一个地区或一个集体的人群中,时间内某病的发病数明显增多的现象。亦称时点流行或爆发。②季节性(seasonality):也称季节性波动,指疾病每年在一定的季节内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③周期性cyclicvariation,periodicity:疾病依照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④长期变异(secularchange)⑶人群分布①年龄分布: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出生队列分析。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analysis):主要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的变化,常用于急性疾病。又称现况研究、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study)。-2-:..出生队列分析(birthcohortanalysis):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为一组成为一个出生队列,然后对其随访观察若干年,观察死亡等情况。②性别、阶层、种族等等疾病的流行强度:①散发(sporadic):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间空间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②流行(epidemic):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与散发相对。③暴发(outbreak):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病人的现象。是流行的一个特例。④大流行(pandemic):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以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Chapter3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A: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的一种观察性研究。如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即横断面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现况研究的两种方法类型: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census):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如筛查。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抽样方法的种类:①单纯随机抽样(simplerandomsampling):要求从总体N个样本中,利用抽签、随机数字表等方法抽取n个对象组成一个样本。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②系统抽样(systematicsampling):又称机械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的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③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将调查的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再每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层变量应是导致总体内部变异的重要因素。抽样误差较其他抽样方法小。④整群抽样(clustersampling):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以群组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抽样,被抽到的群组中的全部个体均作为调查对象。抽样误差较大。⑤多级抽样(multistagesampling):上述抽样方法综合运用。如先分层再整群。B、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epidemiology):也称分析性研究。主要有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两种方法。㈠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原理和过程)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人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以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若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或暴露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这种暴露与疾病存在关联。暴露: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如接触过某种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具备性别、年龄或职业的某种特征。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属于观察法,只客观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2、病例暴力,研究方向是回顾性的,是由“果”至“因”的,只能初步检验病因假设,难以证实因果关联。-3-:..3、探索、检验病因学说,观察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系病例对照的种类:匹配(多)和非匹配。匹配过度(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病例的选择:1、病例应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尽可能公认。2、首选新发病例(较少接触干预措施)3、各方面有代表性4、对病例某些特征的限制,处理好干扰因素。对照的选择:1、确认对照的标准2、对照的代表性3、对照与病例的可比性4、不应患有与所研究因素有关的其他疾病5、可同时选择两种以上对照6、对照的来源为: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OR的意义:与相对危险对(relativerisk,RR)密切关联。RR指暴露于某因素者发生疾病的概率是不暴露者的多少倍。其数值范围是从0到无限大的正数。当RR=1时,暴露组的发病概率与非暴露组的相等,暴露与疾病无关。当RR<1时,暴露组发病概率小于非暴露组,暴露减少了发生疾病的危险,是疾病的保护因素。当RR>1时,暴露组发病概率大于非暴露组,暴露增加了发生疾病的危险,是疾病的危险因素。RR越大,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程度越大。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发病率,也就无法得到RR,只能以OR估计RR。但是不同患病率和不同发病率的情况下OR与RR是有差别的。当疾病率<5%时,OR与RR较接近。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1、更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2、节省人力、物力、容易组织3、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4、收集资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不需要随访5、应用范围广局限性:1、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否则需要很大的样本含量。2、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3、选择研究对象时易发生选择偏倚,获取既往信息时易发生回忆偏倚,时易发生混杂偏移4、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只能估计联系强度。㈡队列研究(cohortstudy):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照是否暴露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不同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暴露是客观存在的,,是前瞻观察-4-:..,计算发病率,估计危险程度估计暴露于发病的关联强度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越大。RR=Ie/Io=(a/n)/(c/n)10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risk,AR)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差值。AR=Ie-Io=(a/n)-(c/n)10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指暴露人群因某因素暴露所致的某病发病或死亡占该人群该病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AR%=(Ie-Io)/Ie*100%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attributablerisk,PAR):人群中某病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该病发病(死亡)率的差值,表示总人群因暴露于某因素而导致的某病发病(死亡)率。PAR=It-Io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指总人群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某病发病(死亡)率占总人群该病全部发病(死亡)率的百分比。PAR%=(It-Io)/It优点:1、研究结局是亲自观察获得,一般较可靠2、是由“因”至“果”进行,符合因果关系的时间顺序,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3、可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4、一次调查可观察多重结局。局限性:1、不适宜用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2、观察时间长,易发生失访偏倚3、耗费人力物力较多、设计要求高、实施复杂4、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者人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等,都可以使结局受到影响,是分析复杂化。C、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epidemiology):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实验因素,对照组不给予该因素,然后前瞻性的随访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别的程度,从而判断实验因素的效果。若控制了可能发生的偏倚,能确认试验措施与观察结局之间是否有因果关联。如临床实验(clinicaltrial)。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1、随机分组2、要施加干预措施3、必须有平行对照4、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的分类: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将临床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某临床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该措施,通过比较各组效应的差别判断临床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现场试验社区试验:以社区为实施单元,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某种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该干预措施,然后观察两组的结局,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如销售碘盐预防碘缺乏病个体试验: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个体。如疫苗预防效果的现场试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优点:该方法分组随机、各组观察条件一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最好,是各种临床试验中最受认可的一种盲法观察:为避免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倚-5-:..㈠单盲试验设计:在这种实验中,研究对象不知道所接受措施的具体内容,从而避免了他们主观因素对疗效造成的影㈡双盲试验设计:在这种实验中,研究对象和观察检查者均不知患者分组情况和接受治疗措施的具体内容。㈢三盲试验设计:即研究对象、观察检查者和监督者或资料分析者均不知道分组和治疗情况。Chapter5诊断试验和筛检实验筛检(screening)是运用快速的检查方法,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可能患有某病或缺陷者的方法。用于筛检的各种检查方法称为筛检试验。筛选的目的:早期发现可疑患者,发现高危人群,了解疾病自然史,进行疾病监测。诊断是(diagnostic)指在临床上医务人员通过详尽的检查及调查等方法手机信息资料,经过整理加工后对病人病情的基本认识和判断;用于诊断的各种检查及调查方法称为诊断试验。诊断试验目的:区分就诊者患病与否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区别筛检试验诊断试验对象健康人或无症状的病人可疑病人病人及可疑病人与无病者区分目的病人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区分开来快速、简便,有高灵敏度,最好诊断试验要求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异度高,能排要求能发现所有病人除所有非病人费用应是简单、廉价的方法多运用实验室、医疗器械等手段,一般花费较贵处理须进一步作诊断试验以便确诊结果阳性者要随之以治疗金标准样本含量计算公式试验合计病例非病例阳性a(真阳性)b(假阳性)a+b阴性c(假阴性)d(真阴性)c+d合计a+cb+da+b+c+d真实性的指标:1、灵敏度(sensitivity):真阳性率。金标准确诊病例中也被试验判定为阳性者的百分比。反映试验能将实际病例正确判断的能力。理想值100%。灵敏度=a/(a+c)*100%。2、特异度(specificity):真阴性率。金标准确诊非病例中也被试验判断为阴性者的百分比。反应能将实际非病例正确判断的能力。理想值100%。特异度=d/(b+d)*100%。3、假阳性率:即误诊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中被试验判定为阳性者的百分比。理想值0。假阳性率=b/(b+d)*100%。4、假阴性率:即漏诊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被试验判断为阴性者的百分比。理想值0。假阴性率=c/(a+c)*100%。-6-:..5、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指数范围0—1,越大则试验的真实性越好。6、粗一致性(crudeagreement):又称符合率。反映实验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粗一致性=(a+d)/n*100%评价诊断试验的收益预测值(predictivevalue):实验结果判断正确的概率。表明实验结果的实际临床价值。阳性预测值:实验结果阳性者中实际患病的概率。a/(a+b)*100%.阴性预测值:实验结果阴性者中真正非病例的概率。d/(c+d)*100%。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urve,ROC曲线)是确定截断值的常用方法。ROC曲线是用真阳性率(灵敏度)和假阳性率(1-特异度)作图所得曲线,表示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关系1、并联实验(paralleltests):指同时应用多项试验时,只要其中一项阳性即判断为阳性。可使灵敏度提高、减少漏诊率、阴性预测值升高,但特异性下降、增加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降低。2、串联实验(serialtests):指依次应用多项试验时,只有所有试验均为阳性时才判定阳性。可提高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降低误诊率,但灵敏度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漏诊率增加。Chapter11合理营养指导限制氨基酸:如果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过低,影响其它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充分应用,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作限制氨基酸。plementaryaction):由于各种食物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不同,通常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事物与缺乏它的事物混合使用,混合后事物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模式更接近理想模式,从而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作用。Chapter14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的共同特点:季节性、暴发性、相似性、非传染性。沙门菌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品种类:动物性食品、临床表现:潜伏期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带粘液或血)、发热轻者可自愈,重者死亡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品种类:海产品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腹部不适、水样血水样便,恢复期短、预后良好重者脱水意识障碍。河豚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临床表现:潜伏期很短口唇指尖发麻、眼睑下垂、腹部不适、呕吐腹泻肌肉麻痹、共济失调,重者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无解毒药亚硝酸盐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食品种类:亚硝酸盐、腌制肉泡菜变质蔬菜临床表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泻、紫绀特效解毒剂:亚甲蓝-7-
预防医学复习知识点(南中医-自己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