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二OO九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实施的关键年,我办以此为指针,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社会事业六民主法制”的工作重点,大力实施新村建设、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工程,努力实现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二OO九年全年,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区委开创“四个新局面”的工作重点和建设川东北新兴经济强区的宏伟目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扶贫开发工作。
到目前,已解决我区贫困人口2870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78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58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575人)%;建沼气池2013口,占全年目标任务(2000口)%。现将我办全年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围绕扶贫政策,认真规划上报项目,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
2009年,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做到了扶贫项目选得准,实施快;扶贫典型抓得实,带动强;贫困群众见效快,受益早。
目前共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609万元,%。包括:劳务扶贫资金46万元;村道扶贫资金35万元;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1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残疾人扶贫资金6万元。外资扶贫资金(中泰华威社区综合扶贫示范试点资金)108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190万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定点帮扶资金52万元。
(二)围绕民生工程,整合资源,各项扶贫工作成效斐然
:利用财政资金, 2009年主要在石楼乡李家观村、罗家寺村,金凤镇何良村,集凤镇青杠岭村,,现在基本完成,可解决1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利用对口帮扶资金,帮助积善乡柿子沟村、沙鼻嘴村修建泥结碎石路面(路基5米,);在大通龙池院村和梓潼庙村两个村内,修建产业便民路8公里。
2. 水利建设:①对大通镇梓潼庙村人畜饮用水工程实施补助,成功完成该村6、9社共两个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130多户380人、360头牲畜的饮用水困难;②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整合农机、水利、财政资金,在积善乡唐底垭新建提灌站工程。该工程年内已启动,预计明年6月前竣工。建成后,可解决该乡3个村33个社2300亩耕地的生产灌溉及1090户3300多人的饮用水困难;
③协调省水利厅项目资金75万元,在天星乡玄祖庙村新建山湾塘1口,蓄水池4口,石河堰1处。该项目目前已开工,建成后可解决4个村1032户,4138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3. 卫生院建设:①为切实解决边远山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们周密安排,精心选择,在距区城远(90公里)、覆盖范围广(服务面积28平方公里)、服务群众多()的桥龙乡改建了乡卫生院业务用房。从对口帮扶资金中抽出30万元补助乡卫生院,乡政府自筹60万元,新建了一座面积达800平方米的3层现浇框架结构业务用房。目前,病床200平方米、门诊100平方米、辅检及手术室等500平方米的乡卫生院业务用房已全面竣工。对口帮扶资金在为桥龙
嘉陵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