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球艺术之都新加坡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检讨.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媒与艺术研究
“全球艺术之都”:
新加坡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检讨
钱志中
内容提要“全球艺术之都”是新加坡政府在外部市场波动威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寻求发展
21
创意产业以化解经济震荡消极影响的产物。通过城市文化复兴、设计新加坡、媒介等创意关联产业的发
展计划,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意教育与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引进与交流等具体实施路径推进国际创意产
业的振兴。然而,新加坡自身的资源劣势、多元文化政策对艺术表达的戕害以及软集权政治统治对艺术创
2010
作环境的束缚都构成“全球艺术之都”的制约瓶颈。年以来,新加坡创意产业政策向社会文化政策转向
则反映了政府回归理性,客观认识艺术城市建设的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21
关键词全球艺术之都新加坡创意产业媒介
210013
钱志中,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
一、新加坡创意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全球艺术之都”的提出
20 80 90
世纪年代末年代初,新加坡在世界市场波动中的脆弱性使政府面临外部动荡对小型经
2000 W
济体发展的巨大威胁,尤其是经历了年前后经济的型波动,政府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转型抵御
潜在的安全威胁并化解经济震荡的消极影响。向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生命科学、旅游观光等新兴产
业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成为新加坡谋求转型的新向度。其中在文化领域的一项宏大的计划便是将新加
Global City for the Arts STB
坡建设成为“全球艺术之都”( )。它是新加坡旅游局( )和新加坡信息、通讯
MICA 1995 1989
和艺术部( )于年为进一步推进年“文化与艺术咨询委员会报告”的实施而提出的国家
战略[1]。
1989
年的“文化与艺术咨询委员会报告”是新加坡开始文化转向的标志,该报告强调艺术、文化
在国家发展中的双重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2]。政府希望加大对艺术贸易部门的支持,网罗世
[1]MITA and STPB, 1995. Singapore, Global City for the Arts. Singapore: MITA and STPB.
[2]Can Seng Ooi, Political pragmatism and the creative economy: Singapore as a City for the Ar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10,16(4), .
251
江苏社会科学 2016/6· ·
“全球艺术之都”:新加坡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检讨
界著名艺术家帮助建立和运作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美术馆和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当时的目标还
仅仅停留在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的艺术与文化都会,通过开发具有亚洲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增
1990
强新加坡的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间接助力经济增长。年代初对创意、创新、知识等内生增长要
1980
素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快了新加坡文化转向的进程。这一过程与英国从年代后撒切尔时期的“想
1997
象力经济”到年布莱尔执政后文化政策转向“创造力”与“创意经济”一脉相承。
作为

全球艺术之都新加坡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检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阳仔仔
  • 文件大小482 KB
  • 时间2018-02-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