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概念
1. 广义的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传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
2.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P3
3. 声音广播又称音频广播或广播,指通过一定的电声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节目、供人们收听的传播媒介。 P4
4. 广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广播节目的采编、制作、传送活动。 P4
5. 广播电台运用无限电波传送节目的机构。 P4
6. 广播站运用导线传送广播节目的机构。 P4
7. 无线和有线无线广播,可以进行长距离传播。有线广播,无。 P4
8. 调频和调幅调频广播特点:具有噪音小、音质好、抗干扰强,但覆盖面小。 P4
调幅广播即长、中、短波的声音广播。特点:覆盖范围广,但容易受干扰。
9. 模拟和数字广播 P4
10. 地面和卫星广播 P4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1. 广播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初创、发展、繁荣三个时期。 P6
12. 初期中的基础知识?
a. 英国科学家麦克韦在总结前人对电和磁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证明这种波是以光的速度向外传播的。 P6
b. 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DKA. P7
13. 发展时期有哪些特点
a. 迅速在世界各国普遍发展起来。(数量上)P7
b. 调频电台出现。P8
c. 对外广播也迅速发展。1927年,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正式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 P8
14. 繁荣时期有那些特点
a. 技术进步。60年代后,广播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收音机日益小型化,成为“随身听”。
b. 立体声。 P8
。 P9
d. 趋向“榨播”。 P9
15. 电视产生发展经历的时期
a. 诞生期-
1)无限“电视之父”:在电视发展史上,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P10
2)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BBC),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P10
b. 发展期限-
1)1954年,美国正式拨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P11
2)出现了NTSC制、PAL制和SECAM制三种制式并存的局面。P11
15.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
a. 通讯卫星的特点是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 P11
b. 有线电视即“电缆电视”,它是通过电缆把电视节目传送给用户的电视广播系统。 P12
有线电视首先出现于美国,电视特点是频道多、信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图像清晰稳定。
16. 电视的发展趋势 P12
第三节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17. 我国广播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旧中国的广播事业-P14
a.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b. 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诞生。
c. 1927年3月,上海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私人经营的广播电台,即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新中国的广播事业-P15
a. 1940年2月30日中共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XNCR.
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播音的日子—1940年12日30日,成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b. 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 1950年4月正式建立对外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
1)1978年5月“北京广播电台”正式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
d. 新闻总署于1950年4月公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调整了广播事业发展政策,确定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
在事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时,广播宣传工作也有进展。其主要表现为- P18
Ⅰ、重新确定了广播“自己走路”的方针,逐步增加自采自编的稿件。
Ⅱ、围绕更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节目系统、时间布局,丰富节目内容。
Ⅲ、坚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业务建设方针,在广播上改革。
Ⅳ、完善电台的办台体制和节目的管理、运作机制。
18. 我国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P19
a. 我国电视事业发端于1958年。同年9月2日正式开播。
b. 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c. 198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创建了我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