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法研究中“解释”的解释(课件)[精].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法研究中“解释”的解释
范晓
一引言
二语法学中“解释”的含义
三语法学中解释的多样性
四语法现象成因的哲学解释
§0 引言
就语法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或任务)而言,有的语法学旨在对语法进行描写,被称为“描写语法学”;有的语法学旨在对语法进行解释,被称为“解释语法学”。描写语法学侧重对某种语言的语法现象进行客观的记录,描述其语法单位或结构的类别、格式以及规则,目的是构建体系(某个语言特定时代的语法系统)以服务于语言教学;而解释语法学的志趣不是构建某种语言的共时性语法体系,而是侧重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来阐释语法现象存在或变异的普遍性理据。
一般认为,结构主义语法和传统语法属于描写语法学,生成语法(也称“形式主义语法”)和功能主义语法属于解释语法学。
本文认为:从语法学的整体上说,语法研究既应重视描写,也应重视解释;但从语法学的局部上说,语法研究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而有所侧重:有的以描写为主要目的,有的以解释为主要目的,有的二者并重,既有细致充分的描写,也有合理和充足的解释。
我们认为,描写和解释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法研究中应贯彻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
其实,这条原则可涵盖三个方面:
一是从语法学的整体上说,既要重视以描写为主的描写语法学,也要重视以解释为主的解释语法学。
二是描写语法学不能以单纯的描写为满足,应对描写出的语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而解释语法学不应从理论到理论、为解释而解释,而只能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解释。
三是在一些专题性的语法研究中,既要在发掘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地、细密地描写其类别、格式、规则,又应对描写出的类别、格式、规则等进行充足的、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可是共性的,也可是个性的)。
§1语法学中“解释”的含义
“解释”
一是“狭义解释”,即狭义理解上的解释。其目的是探索语法现象成因的共性(或“普遍性”),以建立一种在理论上能最大限度地解释语法现象的解释模型。其基本方法是演绎法,或用理论假设来解释语法事实,或用语法事实来验证和完善理论。这种语法研究称为“解释语法(学)”,从事解释语法研究的学派称之为“解释(学)派”。
二是“广义解释”,即广义理解上的解释,狭义解释+其他解释=广义解释。
语法研究中的“其他解释”内容很多:
(1)如对语法“合格度”理由的说明
(2)对影响语法现象的特殊原因的阐明
(3)对歧义结构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方法的说明
(4)对违背正规的语序格式或超常的词语搭配的“偏离理由”的说明
(5)对常见语法错误(包括非母语学习者的语法偏误)原因的分析阐明
(6)甚至对各种语法范畴或概念含义的说明
(7)对语法单位或语法结构的分类体系和各种语法格式或语法规则等的分析阐明
都可以看成解释。
由此看来,只要在语法研究中回答“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等问题的都是解释性的;即使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可以广义地看成解释。尽管有些解释不是当今解释派所提倡的解释,但从广义解释角度看,也不能说不是解释。
“狭义解释”和狭义解释之外的“其他解释”都是需要的。
前者偏重于建立语法背后动因的共性解释理论,后者偏重于对描写出的一些语法现象作出就事论事的个性解释;但两者有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些语法现象可能从这一理论或这一角度去解释比较合适,而某些语法现象可能从另一理论或另一角度解释更合适,没有哪种狭义的解释理论能解释所有语法现象,所以我们需要提倡对语法现象进行广义解释。窄化“解释”并拔高狭义解释必然会忽略其他解释并削弱描写语法和教学语法。

语法描写要说明“是这样的”(即所谓“知其然”),语法解释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的”(即所谓“知其所以然”),可见解释是描写的升华,只有进行解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描写的语法现象;而且有效的解释(包括理论假设)也有助于语法规律的描写。因此,描写语法学、描写性的教学语法,也需要有一定的解释。

语法研究中“解释”的解释(课件)[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zonghong1
  • 文件大小375 KB
  • 时间2018-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