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侗族琵琶歌.doc浅谈侗族琵琶歌
摘要:侗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别是侗族音乐,流传广泛。侗族琵琶歌由于地域的差异,具有各自独特的音乐特点。如果侗族大歌是少数民族无伴奏音乐的典范,那么以多种琵琶伴奏及多种演唱形式为其特点的侗族琵琶歌,足以与侗族大歌媲美,它不仅是侗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宝贵的遗产。
关键词:侗族琵琶歌传承与发展
一、侗族琵琶歌简介
侗族是一个崇尚歌舞的古老民族,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古至今,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记事。侗歌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道德规范、天文地理、生产知识、生活礼仪、人情世故等。侗族音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大致分为无伴奏和有伴奏两大类。如:侗族大歌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音乐,以丰富的和声、独特的合唱形式闻名遐迩。侗族琵琶歌,是以侗族琵琶伴奏演唱而得名。侗语称嘎黑元、嘎琵琶、嘎弹。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从江、榕江,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由于地域的差异,各地的侗族琵琶歌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音乐特点。各个地区琵琶歌除了叙事琵琶歌和自弹自唱演唱形式外,大多都是侗族青年男女行歌坐月时演唱。如果侗族大歌是少数民族无伴奏音乐的典范,那么以多种琵琶伴奏,多样的演唱形式为特点的侗族琵琶歌,足以与侗族大歌媲美,两者都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各地侗族琵琶歌
:洪州琵琶歌流行于贵州黎平县洪州镇的平架和仰冲及附近的侗寨。洪州平架琵琶歌是唯一的男女以假嗓高音演唱为特点的琵琶歌,由于侗族人民以歌传情,男女相互交流情感,都是用歌声来表达。当在女方的堂屋行歌坐月时,由于堂屋是木制结构,没有隔音效果,为了不让父母听到歌声表达的意思,因此将琵琶音调提高,并用假嗓高音进行演唱。洪州琵琶歌其演唱形式有:男女对唱、独唱,均以男生用琵琶伴奏,采用小琵琶,有三根弦,定弦为(so la mi),音域为(so―mi),音色轻柔细腻。洪州琵琶歌曲调音域较高,节奏轻快,旋律流畅,优美悦耳。代表曲目有:《晚辈要把老人敬》,以男女对唱形式演唱。歌里写到:晚辈要把老人敬,好菜好饭老人吃,摘到野果先敬老,莫让老人受挨饿。这体现出侗族人民朴实、善良,孝敬老人的美好品德。
:尚重琵琶歌流传于黎平县尚重镇盖宝村育洞河流域地区。其演唱形式有:男女对唱、男女自弹自唱,都用真嗓演唱并用中琵琶伴奏。中琵琶有五根弦,定弦(so la la mi mi),音域为(so―la),音质柔和、厚重。尚重琵琶歌,音域较宽广,节奏缓慢,曲调悠扬婉转,给人以犹如涓涓流水沁入心田的感觉。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有唱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的历史古歌,也有相互挖苦的嬉戏歌,最为流行的是情歌。代表曲目有:《丢久不见长相思》,以一个女生或几个女生自弹自唱的形式演唱。歌词大意为:丢久不见长相思,我的情意就像河里的鱼儿一样,留念着河中的岩石,记得当初分手的时候,我俩的情意分成两半,我的这一半仍然鲜活着,你的那一半呢?是否还装在心里。歌曲表达了侗族青年男女思念对方的情怀,歌颂侗族人民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六洞琵琶歌主要流行在黎平、从江两县泛称为“六洞”、“千五”和“十洞”的地区。其演唱形式有:男弹男唱或男弹女唱,男女均用真嗓或假嗓进
浅谈侗族琵琶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