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弦上寄华年
文章内容:
薛惠君上海评弹团演员,上海曲艺家协会会员,著名评弹艺术家薛筱卿之女,“薛调”传人。薛惠君台风端庄优雅,说表蕴贴稳妥,琵琶功底深厚,代表曲目有长篇《花木兰》、《珍珠塔》、《双珠凤》和中篇《唐知县审诰命》、《点秋香》、《春草闯堂》、《春梦》等。
古稀之年吟《拜月》
翻看眼前的一大本相册,会不自禁地感慨时间这支魔棒的魔力――从风姿绰约的大家闺秀,到仪态典雅的贤妻良母,再到眼前这位平和淡泊的古稀老人。
十几页片刻翻转,五十年光阴飞逝。
冬日的阳光洒满半间客厅,也洒在了靠窗而坐的薛惠君身上,光晕将她的身影勾勒出模糊而略显毛糙的轮廓,给人以温馨的暖意。岁月之河虽然带走了她的秀气和甜美,却赋予了她更多的凝重和恬淡。这其中,包含着几十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包含着几十年优雅的艺术熏陶,包含着几十年雅致的生活环境。
还有不少照片,是薛惠君和她的丈夫汪庆正的合影。汪庆正是上海博物馆副馆长,中国著名的古陶瓷研究鉴赏家、古钱币和古碑帖研究鉴定家。和薛惠君一样,汪庆正也是苏州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弟、大户人家。在苏州著名的养育街上,有不少店铺过去就是汪家的产业。汪庆正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收藏家,父亲也喜爱研究古董、舞文弄墨,家中藏有不少珍贵的瓷器、古钱币、青铜器、碑帖、书画等。1952年,22岁的汪庆正从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主动要求到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从此开始了他寂寞却又辉煌的文物考古生涯,终成一代文博大师。
汪庆正和薛惠君伉俪情笃。据说在1991年,国家文物局曾推荐他出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上海方面都已同意,汪庆正也同意了。可是最后因为妻子不舍得离开上海,汪庆正就狠了狠心,把这个职位推掉了。
不幸的是,在2005年,这位博古通今、睿智幽默的老人因罹肿瘤而猝然辞世了。这对薛惠君而言,不啻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个阴云在她的心中,郁积久久,难以排遣。
薛惠君的学生们深知老师的心情。为了疏解薛惠君的悲伤,同时也是为了感念薛惠君的教导,学生们选择了她七十大寿的日子,精心策划了一场联欢晚会。薛惠君为人向来低调,不喜张扬,但这次却实在拗不过学生们的执著。学生们说,老师您不用管,到了那天,一定要给您一个惊喜!
2006年11月18日的晚上,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可在南京西路上的“乡音书苑”里,却是张灯结彩,高朋满座,热闹非凡,洋溢着融融暖意。上海评弹团的老领导吴宗锡、张振华,现任领导秦建国、王依韵、周强、徐惠新,以及评弹名宿王伯荫、陈希安、饶一尘、张如君、刘韵若、赵开生、沈伟辰、孙淑英、庄凤珠、蒋云仙、潘闻荫、庄凤鸣等,都特地赶来为薛惠君祝寿。
经过精心布置的书场,成了欢庆的寿堂。门口、过道到处摆满鲜花,上千个彩色气球镶嵌在舞台边,薛惠君身着红装的一幅硕大照片矗立中央。在微微的烛光中,全场的人们目送着薛惠君在她的学生们的簇拥下站上舞台――不过,这次并不是演出,而是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她吹灭了面前硕大的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瞬间,全场灯光复明,彩色花炮齐发,顿时满场欢声笑语,掌声经久不息。薛惠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频频起立,向全场来宾鞠躬致意。来宾中,有许多是“薛调”的拥戴者,他们期待薛惠君即兴唱上一曲,这使薛惠君感到非常兴奋。久未登台弹唱的她对老听众们说:“今天,我只要喉咙
琵琶弦上寄华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