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秦腔《绣荷囊》与京剧《锁麟囊》.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秦腔《绣荷囊》与京剧《锁麟囊》
秦腔《绣荷囊》亦名《绣囊记》(以下简称《绣》剧),与京剧《锁麟囊》(以下简称《锁》剧)故事的主要情节相似,但戏剧结构、人物性格、艺术风貌却有着桃红李白的差异。
首先将两个戏共用的一个“囊”字解析一下。囊就是一个装钱的钱包而已,大家知道过去的钱先是银子,后改为银元、铜元都是金属,体积重,随身带上不易,所以包也不能太大,便叫做囊。古人把没钱用叫做囊空如洗、囊中羞涩,给别人帮助、施舍金钱叫慷慨解囊。囊既然是一个随身所带的钱包,钱包上绣一个带锁的麒麟,就叫锁麟囊。传说麒麟是送子娘娘所豢养的一个稀有动物,专门受娘娘派遣给人间送孩子,因此新娘子给新郎的见面礼物往往是这种钱包,一方面是希望麒麟给自己送贵子,一方面也在显示自己的针黹手艺。同样的道理,荷花也叫莲花,莲生贵子,即根部的莲藕;莲与连谐音,也可解释为连生贵子。
这两个戏的故事情节,秦腔比较复杂、完整,先说秦腔的《绣》剧。《绣》剧从穷书生范希琼开头,上场念引子:淡泊堪明志,诗书不负人。坐场诗有:春光不老报恩寺,惠泽常在漂母祠。接着自报家门:小生范希琼,江南人氏,椿楦早逝,兄弟俱无,形影相吊,一贫如洗。前年聘订婚姻,只因囊中空虚,尚未迎娶,心想在亲友处借些银钱,择吉成婚,合卺同牢。但无一人慷慨解囊,莫奈何坐家中头垂气丧,到如今才知道世态炎凉。转场之后,场景换到他岳母家。岳母崔氏与未婚妻耿湘莲上场,岳母崔氏诉苦说:
“母女们受尽了艰难烦恼,实可怜奴的夫早归阴曹。”耿湘莲唱道:“无亲戚和邻居前来关照,家贫穷不由人愁锁眉稍。”接着崔氏自报家门:“夫君去世,只留一女,虽已许人,尚未出阁,母女相依,苦无生计,这样如何是好?”这时钱媒婆来到了家中,寒暄几句之后,就直说出此行目的。原来是有一山西富商,年过半百,膝下乏嗣,闻听耿女美貌,欲买作妾。母亲因贫困所迫,心有所动,女儿湘莲坚决反对。她说道:“古来圣贤常垂训,女儿身价重千金。从前已受范家聘,怎能与王家又结亲,媒婆花言翻舌根,全用金钱哄人心,若将此事再应允,惟有一死来全贞。”母女经过一番激烈地唱辩之后,女儿真的从厨房拿出菜刀来自杀。惊动了邻居解星,解星问过情况之后,急去范家赠给范希琼十两银子,促其成婚。结婚之日,天不凑巧,走到半路,大雨倾盆,乃投慈惠寺避雨。想起母亲孤身在家,生活无依无靠,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这一哭惊动了同是坐轿避雨的富家女江凤卿,她不解即将与新郎合卺成欢的另一嫁娘为何啼哭,即差丫环秋娥前去探问。原来是“母家贫穷无生计,夫家更比母家贫”。江凤卿小姐听后,立即解下腰间的绣荷囊,“压喜的金银尽量装”,然后让秋娥送与那位新娘。耿湘莲接了荷包金银之后,忙问姑娘姓名。秋娥说:人家是施恩不望报的人,不要告诉姓名。接着雨停天晴,两座轿子分别走去。结婚的事在富贵的江、陈两家就算过去了,富婿陈钰至此一直未出场。在范家却还有个小小的插曲。新婚之夜,耿湘莲见丈夫在洞房中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就问相公为何不高兴。范希琼回答说,解老伯所赠的十两银子,结婚已经用罄,明天该吃什么,现在尚无着落。耿听后,急解下腰中的绣荷囊,并把今日避雨幸遇之事讲了一遍,范自然是高兴起来。这时耿向范提出欲将母亲接来同住,她就不再操心母亲了。范听后故意板起面孔说:
“那却不能。”耿问所由。范说:你母嫌贫爱富,险些把你卖与山西商人,如果按她的主意行事,你现在不知

秦腔《绣荷囊》与京剧《锁麟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