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业论文
题目:从战略角度分析柯达破产重组的原因
完成日期: 2013 年 07 月 03 日
从战略角度分析柯达破产重组的原因
摘要:2012年1月底,百年老店柯达公司向纽约南部的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一事在业界引起巨大震动。柯达公司从辉煌走向破产的这一事实完美诠释了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中对企业发展战略重要性的界定,什么都可以错,战略不能出错;什么都可以失败,战略不能失败。战略失败是最彻底的失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柯达发展战略失败角度找出导致柯达破产重组的原因。
关键词:企业战略失败重组原因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义:企业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目标和战略规划。该定义中指出了企业发展战略的两个基本要素,即远期目标与为实现目标采取长期措施。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为了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战略首先应当分析企业的远期目标是否考虑了相关风险、是否脱离企业实际情况、是否可实现、是否清晰明确。只有在远期目标明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可实现的情况下,为实现目标所实施的发展战略规划与投入的各种资源才能产生效益。企业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应当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由于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技术进步、行业状况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对发展战略做出调整的,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调整发展战略。
由以上内容中我们可以对比致使柯达公司破产重组原因,柯达公司无论是在战略制定、战略的相关风险考量和战略实施都存在着严重的失误。
一、案例背景介绍
北京时间2012年1月19日午间,柯达对外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资产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商业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1932年,伊士曼柯达公司创始者乔治·伊士曼举起手枪,结束了自己77年的生命。他留给世人的遗言是,“我的使命已经完成,还等什么?”今时今日,这句话却不幸在他所创办的132年的柯达公司身上应验。
(一)公司介绍
发明家乔治·伊士曼于1880年始创伊士曼柯达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
(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这个百年老店,曾经因为它的全产业链业务覆盖、垂直管理结构、终身雇佣制度以及剃须刀式的盈利模式(柯达采用剃刀和刀片的两段定价策略,以低廉的价格销售相机,再从底片上赚取高额利润)和在卤化银领域的领先技术,在全球胶卷和影像市场独占鳌头
从战略角度分析柯达破产重组的原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