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是在医疗机构范围内运用高压氧舱特种治疗设备使患者或接受该项治疗的人员能在高于当地压力的环境中,吸入高于当地大气氧浓度的氧来治疗疾病或者解决其健康问题的特种医学方法,包括单人氧气加压舱和多人空气加压舱的高压氧治疗技术。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是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机构,且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二)具有卫健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专业的诊疗科目,配置了单人氧气加压舱或多人空气加压舱的高压氧治疗设备。(三)医疗机构在氧舱建造前医院应提供高压氧科(室)安全医疗出入流程管理平面布局图以评估高压氧治疗场地的安全诊疗出入流程;同时,医院应接受氧舱选址的环境安全评估。在医用氧舱进入临床使用前均须按照国家规定经过1:..医疗机构组织的临床验收,凭医用氧舱临床启用验收报告等资料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等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四)管理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医用氧舱包括工程设备和临床医疗两方面的院科三级管理要求,并以医院文件的方式加以明确。,作为氧舱的使用安全管理负责人。。,担负氧舱的使用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年度检查等工作。三级管理医疗管理者为高压氧科负责人:负责高压氧科临床安全医疗工作。(五)规模要求医疗机构仅配置单人氧气加压氧舱的总数量不得超过3台;多人空气加压氧舱的单舱额定进舱人数不得超过18人(含18人,包括患者、陪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医疗机构的级别、规模可配置的氧舱舱型、定员、数量多人空气加压氧舱数、单人氧气加压氧等级核定床位总数单个治疗舱定员人数舱可配数量100~119不予配置1~2台二级120~199不予配置1~3台2:..未配置1~3台200~29910人或以下1台可加配1台未配置1~3台≥30012人或以下1台可加配1台或加1台等限的舱群1套未配置1~3台14人或以下1台三级800~1199可加配1台或加1台等限的舱群1套≥1200未配置1~3台(六)建筑要求1、选址要求:单人氧气加压氧舱(含婴儿使用的单人氧气加压氧舱)不能设置于大楼一楼以外的楼层;多人空气加压氧舱只能设置于独立建筑中。2、层高要求:多人空气加压氧舱应设置在建筑高度不超过二层的独立建筑内。放置空气加压氧舱主体的治疗大厅的建筑单元(氧舱主体单元)必须为单层建筑,即氧舱治疗大厅的上方和氧舱地下室的下方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其它建筑(其上为顶、其下为实地,不能有自行车和汽车车库等),非氧舱主体单元的上方如有第二楼层建筑,应全部归属于高压氧科独立使用和管理。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耐火墙的等级:Ⅰ、Ⅱ级;各室各房之间必须以实墙相隔。4、面积要求:高压氧科(室)的总建筑面积应符合氧舱安全医疗管理流程(“单科全封闭式、单向单通道”及“三步安检”的要求)和维护维修的基本、合理的要求。5、布局要求:氧舱整体建筑应单独归属高压氧科使用并实行“单科全封闭式”的独立管理,高压氧科(室)内部的平面布局须符合氧舱安全医疗出入管理流程和维护、维修的基本要求。应设置安检室及安检治疗等候区、抢救室、值班室、污洗间和储藏室等基本医疗用房。高压氧科(室)安全医疗出入管理流程平面布局示意图4:..6、安全距离(以整体建筑外墙计算)要求:多人空气加压氧舱须远离居民住宅区域或人员密集区域,且间距大于10米。单人氧气加压氧舱和多人空气加压氧舱须远离电力部门设置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站(箱)、高压电缆线、非燃气锅炉房、垃圾站房、机动车停车场,且间距大于10米;与液氧罐的间距:大于15米;与易燃易爆等危化品储存区、天然液化气管道、燃气锅炉房等设施的间距大于20米;氧舱建筑附近的地下电缆与氧气管道之间的间距大于5米。诸如国家重要的交通线路等重要的设备设施等的安全距离,均应符合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标要求。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的临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单人氧气加压舱至少配备1名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高压氧诊疗和操作的技术能力。(二)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护士5:..《护士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的临床护士。。,具备高压氧临床护理能力。(三)(含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四)人员配备与高压氧科(治疗室)的建立:仅配置单人氧气加压氧舱(包括婴儿舱)应设立高压氧治疗室,单台氧气加压氧舱的工作人员应由医师、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每增加1台氧舱应增加1名工作人员。配置多人空气加压氧舱应设立高压氧科,至少配备1至2名专职医生和2至4名专职护士,且至少1名护士具有主管护师的任职资格。设有病房的高压氧科(室)可按需增加医护人员的配备。氧舱治疗期间,严禁医护人员“在院不在岗”。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医用高压氧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高压氧治疗前根据患者病情,由高压氧科医师制订高压氧治疗计划。有条件配置氧舱外监护设备的高压氧治疗技术操作均应在心电、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下进6:..行。治疗后按照操作规范要求实施并发症和疗效评估。(三)实施高压氧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治疗的目的、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建立高压氧治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五)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进行高压氧治疗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维修维护,以及医护人员定期的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评估,包括病例选择、治疗有效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六)建立病例信息数据库,在完成每例次高压氧治疗后,应当按要求保留并定期上报相关病例数据信息。(七)其他管理要求。“A5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厂家制造的高压氧舱及相关设备器材。、校验、维护及使用登记制度,保证其数据可靠性及设备器材来源可追溯。四、培训管理要求(一)拟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的医师培训要求。《医师执业证书》,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7:..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指导医师和操舱护士指导下,参与高压氧诊疗和操舱30例(多人空气加压舱20例、单人氧气加压舱10例)以上,并参与20例以上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治疗前适应证、禁忌证的筛查掌握、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医嘱的开立、操舱治疗、治疗中观察、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围高压氧治疗期管理、随访等,并考核合格。(二)培训基地要求。。(1)三级甲等医院,符合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2)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不少于10年,具有符合高压氧治疗技术要求的病房床位数不少于30张。(3)近3年每年开展高压氧治疗病例不少于2000例次。(4)有不少于4名具有高压氧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主任医师或2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有与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8:..(1)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满足培训要求,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学习、临床实践。(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3)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9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394 KB
  • 时间2024-10-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