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八讲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
时代背景
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提倡民主与科学
主要干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启蒙报刊:《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陈独秀与《新青年》
陈独秀:安徽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报刊活动家、新文化运动旗手、革命家、思想家,中共早期领导人。
《新青年》:1915年创刊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
1915-1920年,为思想启蒙刊物。
1920-1926年为共产党的机关刊物。
初为陈独秀独立编辑,后改为同人刊物,由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轮流编辑。鲁迅、周作人、高一涵参与编辑写稿。
前期《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发起了一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
一、以大无畏的精神对孔家店发起猛烈攻击。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二、以昂扬的斗志,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刊登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小说。
三、广泛介绍西方科学知识,进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
《新青年》的民主、科学办报态度
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以“兼容并包”的方针组成同人编辑部。
2、确立以“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为原则编发稿件。
3、提倡以充分说理的精神撰写文章。
《每周评论》
为配合《新青年》,更好进行政治宣传,开展思想文化斗争,1918年,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办刊宗旨:主张公理,反对强权。
刊物性质:以评述时事、发表政论为主的政治时事周刊。
刊物内容: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创刊号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在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
第2期发表了署名“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分析辛亥革命的教训,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指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办法在于民众的大联合。
该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世界杂评”、“湘江大事述评”、“湘江杂评”、“放言”、“新文艺”等栏目。
思想领域的报刊论战
1、新旧思想的报刊激战
封建顽固势力:林琴南、辜鸿铭、刘师培等,刊物有《国故》月刊,《东方杂志》、《公言报》等。
新文化运动阵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117 KB
  • 时间20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