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校本培训必须包含师德培训内容的要求,学校研究决定今后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师德方面的培训。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2008年先后四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新修订的《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下面,与大家一起学习原文,并逐条简要解读。[原文]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解读]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决不是空洞的口或正确的废话。它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深厚的道德情感,是对全国人民共同的基本道德要求,对于教师显得更为重要。教师爱国集中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和献身教育事业;教师守法集中体现在知法、懂法、守法,要依法执教。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首先,教师要讲政治。要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做为政治道德追求。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群体,它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者,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已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体现了我国道德价值的一元导向,教师如若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去要求自己的教育对象。
其次,教师要讲正气。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努力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上去。第三,教师要讲法律。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育教学要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也出台了不少,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等。从某种意识上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在5执法。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学生;不能给学生贴消极标签,如骂笨得象头猪;不能用罚款形式代替教育;不能动撤赶学生回家等等(结合实际谈谈一些现象,提出要求)。《南方都市报》曾报道:成都市新都四中一位七年级学生小强,课堂上突然尿急,将尿撒在饮料瓶里,他的班主任梁老师竟然逼小强喝尿,小强不喝,梁便把尿从小强头上淋下下去。
第四,教师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落脚点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所在学校,热爱所带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爱国的集中体现就是尽职尽责,教好书、育好人,为国家多输送一些合格人才。第五,要引导学生爱国。(日本每年纪念1945日广岛、长崎被原子弹炸和1937年12月13日中国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原文]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解读]“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从前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本领高超的木匠,因为年事已高就要退休了。老板实在是有点舍不得这样好的木匠离去,所以希望他能在离开前再盖一栋房子来。木匠欣然答应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他并没有很用心。他草草地用劣质的材料就把这间屋子盖好了。房子落成时,老板看了看之后,然后把大门的钥匙交给这个木匠说:这就是你的房子了,是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木匠很惊讶,当然也非常后悔。因为如果他知道这间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会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精致的工艺来把它盖好。其实工作中我们每个人正在干的工作,归根结底都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建造房子。如果我们不肯努力地去做,那么我们也只能住进自己建造的粗糙的子里。故事揭示的就是爱岗与敬业的主题。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不爱岗就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也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爱岗不敬业的教师,因该是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型,这些教师早晚也会象故事中的木匠一样,最终住进自己为自己建造的粗造的房子里。教师的工作性质有别于其它行业,教师干的是良心活。
其工作效果仅仅用按时上下班、按时上下课的办法很难衡量。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因此,必须解决思想问题。教师不应把本职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当作一种事业,热爱它,干好它,其具体表现就是爱岗、敬业。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为热爱自己选择的岗位、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热爱岗位,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热爱工作,表现着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热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