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荣格与文艺心理学
弗洛伊德学说的发展——荣格、阿德勒、拉康与文艺心理学
问题:精神分析派的艺术心理学有哪两种发展走向?
(1)一是个体创作动力学说。不少学者试图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有所修正,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但实际上都不放弃弗洛伊德的基本原则;(2)群体创作动力说,试图从人类学和发生学的角度探究创作的原初动力和集体无意识的渊源。其结论更为大胆,也更难以验证。
荣格(1875—
1961),瑞士
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
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荣格与弗洛伊德:
早期曾和弗洛伊德合作,
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破裂。
荣格与弗洛伊德:
1900年,荣格读完《梦的解释》一书后,对整个精
神分析学说产生浓厚兴趣。
1907年,在维也纳,荣格与弗洛伊德晤面,神谈13
个小时。
但荣格曾有志于考古学,使他的眼光投向过去,从
一开始他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持有保留态度。
1912年,荣格写作《无意识心理学》(后改为《变
化的象征》),陷入苦恼,如果公开发表他和弗洛伊
德的分歧,可能导致两人关系的破裂。
1912年,两人即中断通信。
1914年,荣格辞去之
职,但荣格内心依然对弗洛伊德怀有关仰慕之意,只
是学术观点不同而已。
荣格和弗洛伊德观点的分歧有哪些?
首先,是对力比多概念伯解释。他认为力比多是一
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弗洛伊德关于所艺术以及灵性
仅仅是被压抑的性的表达的说法,“将导致对文化判
处死刑”。
第二个分歧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
童年期的影响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
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荣格更强
调精神的先定倾向,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
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势
力。
荣格著述极丰,全集共19卷。他的理论主要包括
集体无意识、原型与心理类型等方面的研究。
1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
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
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
的贮存。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
所掌握,它包含了连远祖在内的
过去所有时代积淀的经验及其影
响。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的依据有哪些?
1)进化论证实了所有不同种族的人脑都具有相似的特征,
这就意味着无意识(个体的和集体的)的存在的物质
基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2)在某些宗教和信仰中共有一些怪诞的说法和图
案,它们出现在意识尚未完全能够把握的阶段;
3)通过精神病学的研究发现,在意识隐退或失控
的条件下,患者的错觉、幻觉(梦)等与远古的某些
神话现象具有相似之处;
4)在一些艺术作品中,艺术有时似乎在以一种祖
先的方式去感受与思考,等等。
总之
意识——小岛;
无意识——陆地部分
集体无意识——广大无比的海床
艺术家与集体无意识:每一个艺
术家作为探索人类深邃灵魂的人,只
有当他成为一个“集体的”人,才能真
正窥见人类最深刻的内在律动。在某
种意义上说,一切伟大的艺术并不是
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是集体无意识的
造
化。
并不是歌德创作了《浮士德》,而是德意
志民族的浮士德精神造就了歌德一样,与其
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等创造
了彪炳史册的不朽作品,还不如说是集体无
意识成全了他们的艺术悟性,使们们有可能
为艺术的历史长廊留下了《最后的晚餐》、
《摩西》和《维纳斯的诞生》等。
第4讲荣格与文艺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