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体施工生产组织布置及规划
1、编制依据及原则
⑴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⑵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公路项目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设计文件等。
⑶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公路项目(K74+042~K80+300)管段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现场地形、地貌。
⑷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历年来在类似公路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⑴积极响应和遵守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公路项目合同文件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等的规定。
⑵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我部桥梁、涵洞施工以梁场建设和制、架梁为主线的前进方向,安排桥梁下部结构、涵洞工程的施工,针对高墩施工重点先行。
⑶质量合格、安全无事故,遵守国家安全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质量第一,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⑷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综合管理,合理调配,运用网络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⑸以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先进的施工机械、完善的施工工艺为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确保工程质量。
⑹重视环保,珍惜土地,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特别是管段内黎溪镇、飞来峡镇基本农田的非法使用,做好水土保持,避免对原有生态的破坏。
⑺有效保护地下管线和既有构筑物,减少扰民、做好公共交通配合,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及地方群众的利益,创建文明标准工地。
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业健康安全。
2、项目概况、标准及主要工程数量
项目概况
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是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网“7放9纵18横”中的第6纵,同时也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规划》中的第7条纵线。二广高速公路粤境连州至怀集怀城段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山区,北端与二广高速公路湖南段相接,向南延伸经清远连州、连南、连山、肇庆怀集,南段与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的怀集南互通相接。
我工区主要负责中站特大桥、羊公其特大桥、92片25m箱梁预制及安装、标尾6座盖板涵、1座分离式立交桥的施工,设计起点桩号为K74+957,终点桩号K80+300,,即中站特大桥781m、羊公其特大桥2672m、安邦东大桥25m箱梁预制及安装92片、盖板涵6处/、分离式立交桥1座/。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行车速度、车道:100km/h、双向四车道;
路基宽度:整体式26m,分离式13m;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余桥梁、涵洞及路基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建设条件
项目区域地处南岭山脉南缘,山峦起伏,山系多近东西向展布。地形复杂,属于长期风化溶蚀、剥蚀的丘陵、中低山地貌区。测区地势总体由南往北大致呈低高相间的趋势,路线基本与G323、S263共用统一走廊带。项目区地貌按成因大致可分为冲洪积地貌、剥蚀丘陵地貌、溶蚀丘陵地貌及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等四个地貌单元。我部区域主要为冲洪积地貌和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显著。
冲洪积地貌单元多分布在其河流转弯凸岸或汇合地段,如边滩、阶地及江河心滩等。海拔高程一般270m~402m。沿连江水系南面主要支流太保河、涡水-三江河,北面大江水-东陂河、石马河、大龙河、龙颈河等河流,沿线有白沙-太保等山间带状洼地或小平原冲积地貌。冲洪地貌区河网发育,地势平坦,除以第四系堆积物为主外,在零星小残丘部位多为残坡积物所覆盖。
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单元大致分布在线路鹿鸣关隧道及其以后,山脉走向总体为北东向或近南北向,局部北西向,路线沿山脉间凹部或沟谷展布。其地貌、地形复杂,山体高大,沟谷发育,坡陡谷深,植被发育。山体以块状硬质华岗岩和硬、软复合浅变质岩为主,多为正地形中低山脉,少部分呈底山丘陵或狭窄沟谷带状负地形伸展。
、水文
拟建公路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回归线的北侧,属于维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极低气温-℃;夏长冬短,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多天,气温适宜。山区云多、雾大、多雷暴,有霜冻、结冰与积雪。
~,~,~。丰水期4~
广东省连州(粤湘界)至怀集公路项目总体施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