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详解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孝悌(ti):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友爱兄弟姊妹、亲朋好友、社会大众。
入则孝:在家则要孝敬父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
父母责须顺承: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冬则温夏则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
晨则省昏则定: 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出必告反必面: 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
居有常业无变: 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
苟擅为子道亏: 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物虽小勿私藏: 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
苟私藏亲心伤: 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 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
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厌恶的事情,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身有伤贻亲忧: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
德有伤贻亲羞: 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亲爱我孝何难: 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
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亲有过谏使更: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
怡吾色柔吾声: 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谏不入悦复谏: 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
号泣随挞无怨: 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不离开父母床前;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出则悌: 在外则要友爱兄弟姊妹、亲朋好友、社会大众。
兄道友弟道恭: 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
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 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忍忿自泯: 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称尊长勿呼名: 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
对尊长勿现能: 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
《弟子规》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