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条件 1
三、交通条件 2
四、经济社会条件 2
第二章规划范围、依据、原则和重点 2
一、规划范围 2
二、规划依据 3
三、规划原则 3
四、规划重点 3
第三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SWOT)分析和战略目标 4
一、市区现状基本情况 4
二、开发区现状建成区基本情况 4
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本趋势 5
四、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6
五、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态势 6
六、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态势 7
七、开发区现状建成区与新区的关系 7
八、新区与市区的关系 8
九、新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SWOT) 8
十、新区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11
第四章职能定位和性质 11
一、职能定位 11
二、性质 12
三、发展模式 12
四、优先发展的产业 13
第五章发展规模 13
一、现状人口规模 13
二、人口规模预测 13
第六章总体布局规划 15
一、规划理念 15
二、规划结构 16
三、龙江渠以北区域用地布局规划 16
四、龙江渠以南区域用地布局规划 17
第七章道路与对外交通规划 21
一、对外交通规划 21
二、道路交通规划 21
第八章绿地与公共开敞空间系统 22
一、景观风貌规划 22
二、公共开敞空间系统 23
第九章给水工程规划 24
一、供水现状 24
二、规划原则 24
三、供水规划 24
第十章排水工程规划 26
一、现状概况 26
二、规划原则 26
三、排水规划 26
第十一章电力工程规划 28
一、现状情况 28
二、负荷预测 28
三、规划 28
四、线路敷设 29
第十二章电讯工程规划 29
一、现状情况 29
二、电话装机预测及规划 29
三、电信线路 30
四、邮政 30
第十三章供热工程规划 30
一、供热范围 30
二、热负荷预测 30
三、供热规划 31
第十四章燃气工程规划 32
一、规划气源 32
二、用气负荷预测 32
三、输配系统 33
第十五章管线综合规划 33
第十六章环境保护规划 34
一、建设限制分区 34
二、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和环境功能分区 35
第十七章分期建设规划 36
一、开发时序 36
二、起步区规划 37
第十八章规划实施措施 38
第一章概况
一、地理位置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始建于1993年,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开发区位于霸州市西北部,与市区毗邻,是霸州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霸州地处东经116°15′-116°55′,北纬38°59′-39°13′,东邻天津市西青区、武清区,西接保定市雄县,南邻文安县,北与固安、永清及廊坊市安次区接壤。霸州位于北京、天津、保定三大城市“金三角”中心,北距北京市90公里,东距天津市74公里,西距保定市90公里。霸州历史悠久,曾在宋代是重要的边关重镇(益津关),自古就因地处南北交通咽喉,水运交通要道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霸州市域总面积784平方公里,霸州市区(霸州镇)为霸州市政府所在地。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霸州市位于冀中平原北部,市区现状建成区位于西北部高上区,属于永定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西高东低之势。
据现有钻孔勘测资料与工程技术条件、经济性综合分析,市区周围的区域的工程地质和地形地貌,多属适宜建设区,一般工程可采用天然地基。市区沉积层总厚度在500-600米左右,持力层的标准容许承载力100kpa左右。
2、气候条件
霸州市气候比较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07毫米,最大降雨量为921毫米,最小降水量为280毫米;℃。主导风向为东北―西南风,。
3、水文条件
霸州地处海河水系下游,历史上素称九河下稍。境内有大清河、中亭河、邙牛河、新河等四条季节性河流,以及大型排灌渠50条,全长275公里。横贯全境东西的中亭堤与大清河之间为溢洪区。
4、地震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中硬场地)。
5、自然资源
霸州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热等资源,可利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石油年开采量12万吨,,主要分布在南孟油区、岔河集油区、王庄子油气区(苏桥油区)、信安杨各庄油气区。热水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热水储量达220亿立方米。
三、交通条件
开发区对外交通便利,京九铁路南北纵贯市区,霸州站是京九铁路线的京南第一大站
霸州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