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文章来源毕业论文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外周疾病,约占眩晕患者17%~22%[1]。目前临床多采用半规管耳石复位法(Cana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 CPR),包括semont管石解脱法、Epley管石复位法及Barbecue翻滚法。本文对我科在近2年应用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的疗效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共诊治87例BPPV患者,其中男34例,女53例,年龄21-78岁,平均52岁,病程1d~3个月。后半规管75例,其中单侧72例,双侧3例。水平半规管12例,均为单侧。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2007年发布的BPPV诊断标准[2],①头部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病史,②变位眼震试验阳性,Dix-Hallpick试验阳性为后半规管或上半规管BPPV,滚转试验阳性确定水平半规管BPPV,且具有潜伏期短(>30秒)和疲劳性。
:
-Halpike试验:①患者端坐,头向一侧转45°;②迅速由坐位变仰卧侧头位,头向下垂30°;③恢复原坐位;④头向另侧转45°,重复②、③步骤;⑤观察每次变位情况,以变位后出现眩晕和眼震者为阳性,考虑PC-BPPV;⑥辨别患侧,以变位后出现明显眩晕和向地性眼震侧为患侧;如向两侧转头时均有明显眩晕和眼震,则考虑双侧后半规管病变。
August 2011CHINA HEALTH (roll test):①患者仰卧头屈曲30°,快速向一侧转头;②头位转回中线;③再快速转向对侧;④以变位后出现眩晕和水平型眼震者为阳性,考虑HC-BPPV;⑤辨别患侧,双侧均有向地性水平型眼震者以主观眩晕重、眼震强度大侧为患侧;双侧均有背地性水平型眼震者以眼震强度弱侧为患侧;一侧向地一侧背地者以向地性眼震侧为患侧。
&n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