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月修身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圣贤;三十岁时,在品德学术上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明事理、通达人情而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因而能不怨天尤人;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不受外境干扰;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心安理得,守住中道都不越出规矩。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犯的错误,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归根究底总是与他的人格特性有关。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属于怎么样的人。”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以前的人不随便说话,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6.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得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6.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明白道理的人不如将道理实践的人;能实践道理的人,不如实践时内心有所得而感到莫名的快乐的人。”
:“得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在自我完善上没有尽全力,在学习上不讲究,听到合乎义理的事不能行动,做错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论语修身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