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年月天津农业科学第卷第期
. .
杏鲍菇对不同碳氮营养源的利用
郭向华,班立桐,王永庄,孙质惠,王海旺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天津市植保植检站, 天津
摘要: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杏鲍
菇茵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其最佳碳源浓度为% ,其次是蔗糖、葡萄糖,
而甘油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使用;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菌丝的生长,最适
氮源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 ,其次是蛋白胨和牛肉浸膏。
关键词:杏鲍姑;碳源;氮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杏鲍菇// 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稀少、品质优良的大型
肉质伞菌。在我国,由于其具有杏仁的香味、鲍鱼的质地而取名为杏鲍菇,英美则称其为平菇王,日
本称为西洋侧耳和刺芹侧耳。杏鲍菇菌肉肥厚,开伞慢,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长,孢子少,保鲜
期长,不同于一般的平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该菇原产于欧洲南部、
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的高山、草原、沙漠地带。年,首次进行了栽培试验。随后,
、、、等先后分离获得杏鲍菇菌株并进行了试栽,但只
得到了有限的成功。近年,泰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用调温、调湿自动化工艺进行批量栽培试
验,取得了成功。我国于世纪年代初期引入试栽囝,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小规模的栽培杏鲍菇。
我所于年从福建省引进该菌种,小规模试栽成功后, 随即进行了其碳氮营养源的研
究,为制定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 材料
供试菌株:由福建省食用菌协会引进,在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筛选、保存。
培养基:无碳、无氮培养基。其成分为:.、..、、琼脂、
蒸馏水,值自然,分别添加.%蛋白胨无碳培养基或%蔗糖无氮培养基。
. 方法
碳源利用试验:在无碳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的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甘油,以无碳培
养基为对照。将培养基装入试管,制成斜面,并灭菌、接种,每个处理重复次,
于℃条件下培养,以菌丝体在斜面上的直线生长距离及长势的强弱作为生长量指标。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郭向华一,女,浙江人,硕士,主要从事食用菌研究与开发工作
维普资讯
第期郭向华等:杏鲍菇对不同碳氮营养源的利用
氮源利用试验:在无氮培养基中分别添加.% 、、、蛋白胨、酵母膏、
牛肉浸膏、尿素,并以无氮培养基为对照制作、培养及检测指标同上。
最适碳源含量试验:在无碳培养基中分别添加,% ,% ,% ,% ,% ,% ,% ,%的可溶
性淀粉,制作、培养及检测指标同上。
最适氮源含量试验:在无氮培养基中分别添加,.% ,.% ,% ,.% ,.% ,.% ,
.%,.%的酵母膏,制作、培养及检测指标同上。
结果与分析表不同碳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杏鲍菇对碳素营养的利用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杏鲍菇菌丝在以
蔗糖为碳源时长速最快,达./天,而菌
丝长势则以可溶性淀粉最佳。综合长速和长
势两个指标后认为,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
注:培养天;②表示菌丝生长浓白、细密、健壮
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其次是蔗糖、葡萄
杏鲍菇对不同碳氮营养源的利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