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聚氨酯问世于1937年,。1945年西德将硬质聚氨酯泡沫作为轻质高强度夹层材料用于航空。1951年西德拜耳公司开发了发泡机及连续化生产设备。此后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相继开发引进英、美技术进行聚氨酯泡沫生产。我国于6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化生产,70年代应用于冰箱保温层。
聚氨酯是在分子主键中含有重复的-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是由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的,聚氨酯泡沫可通过物理发泡的方法制成。物理发泡是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低沸点易挥发液体如F11,F12等,通过主体的反应放热使其气化,在泡沫稳定剂的作用下使气体包附在聚氨酯体系中,经加热固化生成聚氨酯泡沫。化学发泡是利用过量的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CO2气体,在泡沫稳定剂作用下停留在聚氨酯体系中,经加热固化生成聚氨酯泡沫。由于生产聚氨酯泡沫的原料很多,加上采用不同的配方可制得多种性能不同的制品,因此聚氨酯泡沫可分为硬质、半硬质、软质、弹性体等。
硬质聚氨酯泡沫与其它保温材料相比,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与多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能均匀地充满复杂结构,成型工艺简单,广泛地用于冰箱、石油管道、冷藏车及房屋等的保温材料。
各种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比较
具有与20mm厚硬质聚氨酯泡沫同等性能的其它材料厚度
材料名称材料厚度(mm)
(导热系数)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硬质聚氨酯
泡沫( 20mm
W/)
聚苯乙烯泡沫 30
()
玻璃纤维
() 40
纤维板
() 40
木纤维水泥板
() 120
胶合板
() 140
石膏板
() 160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硬质聚氨酯泡沫所用材料包括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等。
多元醇
硬质聚氨酯泡沫使用的多元醇一般是羟值为400~500KOH/g的聚醚型多元醇,包括303、403、625等型号的聚醚。他们分别以丙三醇、乙二醇、砂糖等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为起始剂,在催化剂氢氧化钾的作用下,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经过脱碱、过滤、脱水制成不同官能基的聚醚多元醇。
KOH R
~H.+R-CH-O-CH2 -0-CH2-CH-OH
活泼氢环氧乙(丙)烷聚醚多元醇
异氰酸酯
硬质聚氨酯泡沫使用的异氰酸酯一般有以下三种:
1)、PAP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2)、C-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因毒性较大,现一般很少采用)
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2个以上活性高的异氰酸酯基(-NCO),除与多元醇类化合物反应生成聚氨酯外,还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尿素。二氧化碳起发泡剂作用,尿素起到增强骨架作用。
~OH+~NCO ~H-N-C=O-O~
多元醇异氰酸酯聚氨基甲酸酯
2~NCO+H2O ~H-N-C=O-H-N~+CO2
尿素
泡沫稳定剂
泡沫稳定剂具有促进异氰酸酯、多元醇等难混成分的混合,降低系统的表面张力,以助生成均匀的泡沫的作用。可调整气泡大小、保持泡沫结构的稳定,并可改善机械性能。
对于不同系列的多元醇有不同的泡沫稳定剂,因
冰箱发泡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