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学前教育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
当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的时候,原始社会产生了。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够生存延续,人类必须实现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因此,抚养后代、保证学前儿童存活与生长的教育就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最初的学前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非常低下,所有的青壮年都要为猎取食物成天奔波,以勉强维持全部落人的生存。社会没有多余的人力、财力专门花在教育儿童上,只能由妇女和年老体弱的成人在驻地周围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哺育儿童,保证他们存活下来,并向他们传授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的知识经验。因此,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
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没有固定的家庭,孩子归属于氏族内部公有,对幼儿实行的是氏族内部的公共教育。到原始社会末期,幼儿归小家庭所有,幼儿公共教育逐渐变成了个人的事,家庭教育产生了。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生产资料公有,社会还没有划分为阶级,因此,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二、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私有财产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有阶级的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也就出现了与原始社会不同的情况。
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用手中的权力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专人教育,以便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未来的统治者和官吏。同时他们毫不容情地剥夺平民的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只允许他们跟随父母学习各种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
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开始出现了专门学校。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期出现了。入学前的幼儿教育仍然在家庭中分散地进行,这和封建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形态是相适应的。当时也有人提出了幼儿公共教育和保育的思想,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就主张3~6岁幼儿集中管教,但这些主张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社会既没有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足够物质基础,也没有相应的社会要求。
三、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由于大机器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冲击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大量小农和手工业者破产、失业,大批妇女为了生活,走出家庭,寻找职业。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廉价的劳动力雇用了大批女工和童工,残酷剥削他们,每天劳动的时间长达十六个小时。致使幼儿无人照顾、流落街头,智力落后,死亡率极高,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由于社会的需要,一些慈善家、工业家开始创办了幼儿公共教育,从而开创了幼儿社会教育的历史。
大机器生产虽然为幼儿社会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由于资本家只关心利润,根本不关心工人子女的教育。因此,在资本主义相当长的时期里,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是缓慢的,所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都带有慈善事业的性质。直到十九世纪末,工业技术革命推动生产飞跃发展。一方面由于广大妇女走向工厂,幼儿园的发展成了社会的需要,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入学前的准备教育才引起了重视。这一时期,欧文、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在创建和发展幼儿教育上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欧文创办了“性格形成新学院”中的“幼儿学校”
欧文(Robert Owen , 1771—1858)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在“教育万能”思想的影响下,认为教育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改变社会的面貌,并坚信必须尽量从儿童最小的时候开始培养,才会收到真正的效果。
同时,为了他所办工厂的女工们不至于在工作时惦念自己的孩子,他在1809年在新拉纳克创办了“幼儿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主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园问题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