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动态
第一节群落动态类型与分析
1
第一节植物动态类型与分析
一、群落动态类型
二、群落波动(fluctation):短期内植物群落的年际变化,这种变化不涉及新种的入侵,是围绕一个平均数波动,且是可逆的。
2
产生波动的原因
环境条件的波动性变化
生物本身的活动周期
人为活动的影响
3
波动类型
(1)不明显波动其持点是群落各成员的数量关系变化很小,群落外貌和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2)摆动性波动其持点是群落成分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波动(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关。
(3)偏途性波动这是气候和水分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明显变更的结果。通过群落的自我调节作用,群落还可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这种波动的时期可能较长(5—10年)。
4
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ession):一定地域的植物群落发生变化形成其它植物群落,被其它植物群落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5
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
物种迁移:植物个体或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是群落动态的根本原因和首要条件。
定居:发芽、生长和繁殖
群居:
竞争与反应
稳定
6
植物群落的发育
植物群落的发育:一个群落开始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发育初期: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该阶段的主要标志;动荡为其主要特征(物种组成、群落物理结构、群落特有的植物环境)
发育盛期:建群种在群落中建立优势地位
发育末期:
7
群落演替的原因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种内与中间的改变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人类的活动
8
第二节植物群落演替分类
按照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
原生演替(primary ession):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过程,生物在从前从未定居过的裸地上定居并导致顶级群落对该生境的首次占有。
次生演替(secondary ession ):次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过程。
9
依据基质的性质划分
旱生演替:以裸岩等陆生生境为基础发生的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10
园林植物群落动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