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桥镇幼儿园2008年——2010年三年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园所概况
闵行区颛桥镇幼儿园总部座落于颛桥镇颛盛路135弄82号,占地面积4051平方米、建筑面积 3314 平方米、绿化面积2740 平方米。下设莘闵分园坐落于颛盛路35弄10号。占地面积 2513 平方米、建筑面积2106 平方米、绿化面积 750 平方米。园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幼儿园拥有校园局域网和独立的幼儿园网站,园内设有电脑房、舞蹈房、科常室、体育室等专用活动室。每班配有活动室、午睡室、盥洗室、餐厅和储藏室。室外有塑胶场地、大型运动器械、玩水等幼儿体育活动设施。为幼儿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活动空间。
目前我园共设有班级18个,其中7个小班、6个中班、5个大班,在园幼儿人数515名。幼儿园教职员工共有66位,其中在编教职工52名(包括3位外借、3位民办),教师39 名,其中幼教高级教师23 名,占教师数59%,初级教师13名,占教师数33%,未评职称有3名,占教师数的8%。教师中本科学历26名,占教师数67%,大专学历11名,占教师数28%,中专学历2名,占教师数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95%。后勤人员均持证上岗。从学历上分析。从专业上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有31人,占教师80%,非学前教育专业有8人,占教师20%
(二)发展优势
1、政府投入逐年递增。前三年规划在镇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园教育经费得到了有效保障,使得学校能逐步按照配备标准添置相应设施,为学校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2、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领导班子始终把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放在第一位。班子成员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谅解,都为一个共同目标努力拼搏。班子成员职责明确,以身作则,对分管部门的工作,坚持勤指导、勤检查、勤督促,
有力推进了学校的发展。
3、学校管理民主和谐。我园坚持以制度约束人和人性化的管理相结合,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实行民主管理,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如,学校在制定制度时,事先征求教师的建议,制定后及时公布,使每位教师都清楚明白。在评优、晋级、职称评定等牵涉教师利益方面的事情,从评选方法的制定到评选结果的产生,整个评选过程都公开、透明、人人参与、公正评定。在工作中充分尊重教师,善于倾听教师意见,同教师交知心朋友,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把教师看作学校发展的真正主人。
4、教师队伍积极进取。在前三年发展规划的引领下,我园教师队伍比较稳定,他们虚心好学、踏实肯干,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形成了团结、向上、敬业的良好氛围。学校依托进修学院搭设的教研组建设伙伴合作项目,着力加强教研组建设, 通过为教师提供专家带培、园内自培、园本培训等培训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专题讲座、主题研讨及实践探索,教师们对课改新的理念以及课改实施的价值取向等正在逐步吸收,对课改精髓的领悟能力逐步提高,教学行为也随之有了新的转变,对深化二期课改,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促进了每一层面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些优势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前提。
5、办园特色逐渐显现。01年9月,我园确立了以幼儿科技教育作为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因此,无论在园所管理、教育教学、环境创设,还是在园本课程的研究中,我们都依托幼儿科技,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近7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初步构成了园本课程,提升了我园的保教质量,办出了我园的特色。
6、家园联动成效显著。全面推行实施家长服务制、家园联系制、家委会工作制、家长志愿者服务制、社区志愿者服务等等,在为家长、社区做好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发家长和社区资源,让家长进入幼儿园活动室,带领幼儿进入社区活动等等,拓展幼儿学习的空间,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另外家长共同参与编辑发行《
家园彩虹报》,开创家园共育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家园合作力度,推进家园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推进了幼儿园、家庭、社区立体教育机制的形成。
(三)存在不足
1、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年轻教师、非学前专业教师偏多,他们虽整体素质好,但其教育能力、教育策略、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骨干教师队伍还需壮大,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园本课程建设亟待加强。园本课程的内容、评价体系和检测办法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2008—2010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纲要》《指南》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进一步深化二期课改为载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根本,深化家长工作,加强与社区的融合互动,拓展思路,发展内涵,积极探索教育创新,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创设一个宽松、愉快、安全、有序的人文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体智
颛桥镇幼儿园2005年——2007年三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