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魏孝文帝改革.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宁晋五学
北方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背景。
(2)归纳主要内容及作用。
“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
长城--
农耕文明的防卫线?
两种文明的分隔线?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问题1:根据材料和图片,你能分别描绘长城南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吗?
1、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擅长射猎骑兵凶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问题2: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基础处理一:智者的选择
讨论1:北魏何以能在这么多的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完成一统北方的伟业呢?
北方
南方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
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
2、北魏的建立及北方的统一
基础处理一:智者的选择
1、北魏初年的统治状况如何?
2、如何处理北方的民族关系?
政治黑暗、负担沉重矛盾尖锐
思考1:你认为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3、社会危机严重
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廓定四表,混—戎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北魏政府与豪强地主的矛盾
人民与国家的矛盾
人民与豪强地主的矛盾
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矛盾
民族矛盾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人民起义接连不断
基础处理一:智者的选择
孝文帝改革迫在眉睫,那改革又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相对恢复和发展
前期统治者(拓跋珪、拓跋焘)已在一定程度上汉化,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并在掌权时期进行了前期改革;
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黄河流域的已有的文明基础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思维拓展
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
现象,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转向政府,成编户
齐民,增加税收
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推行
租调制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政权封建化,民族融合
社会稳定、增加政府税收
国家控制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实质:土地国有制)
均田制
吏治有所好转、减
轻人民负担、缓和
了社会矛盾
俸禄国家筹集,
制定惩治贪污办法
整顿
吏治
作用
内容
措施
目的
整顿吏治,巩固统治
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基础处理二:改革的内容
:
2、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迁都洛阳)
基础处理二:改革的内容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15 MB
  • 时间2018-0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