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学史必考知识点汇总.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学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学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物理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科学思维认知过程,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小埋查询整理的高中物理学史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一起来看看吧!(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5)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8)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2)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3)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4)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5)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6)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7)法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8)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9)汤姆孙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10)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11)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12)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电子,(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3)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并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4)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5)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6)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式,并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7)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8)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9)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1)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2)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3)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4)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答案】D【解析】法拉第是最早利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分别描述电场和磁场的物理学家,故ABC错误,D错误;故选D。(),,“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答案】B【解析】A、开普勒总结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选项A错误;B、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故B正确;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C错误;D、法拉第发现“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故D错误。,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的科学家是()【答案】C:..【解析】伽利略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通过冲淡重力的思想,经过逻辑推理得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应记牢:奥斯特、法拉第、库仑、安培等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是密立根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故B错误;,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故C错误;,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D正确。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下列各项说法中哪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答案】B【解析】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数,选项A正确;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选项B错误;伽利略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基础而重要的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关于法拉第的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认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发现楞次定律,选项A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B错误;赫兹验证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选项C错误;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认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根据物理学史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A错误;,B错误;,C错误;,D正确。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外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直接测量铜球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其中“质点”“点电荷”“光滑的轻滑轮”“轻弹簧”【答案】C【解析】A、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冲淡”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根据实验结果,伽利略将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但不是直接得出的落体规律,故选项A错误;B、速度、加速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但是动量和动能都不是,故选项B错误;C、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光滑的轻滑轮”“轻弹簧”等都是理想化模型,故选项C正确;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故D错误。本题考查物理学史以及物理方法,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答案】D【解析】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A正确;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B正确;密立根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C正确;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D错误。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答案】B【解析】物理学史上,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斜面实验”“电场线”.“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答案】C【解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并没有测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选项A错误;“电场线”的概念用来直观描述电场,选项B错误;,测出C正确;D.“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D错误;()【答案】A【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他于1687年出版了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我们对牛顿的认识,,曾在力学、光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作出卓越的贡献,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故选C。这类题要求学生对课本的内容很熟悉,同时要了解科学家们的一些故事,,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A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B正确;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选项C正确;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选项D错误;,(),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答案】C【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A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选项B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未给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后来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选项C正确;哥白尼大胆反驳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选项D错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的两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选项A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B错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选项C正确;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m、,其中“质点”“点电荷”,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答案】C【解析】国际单位制在力学中规定了三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它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力学基本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牛顿这个单位;根据物理学史的知识解答。A、kg与m属于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N是导出单位。故A错误;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C、“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故C正确;:..D、牛顿将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D错误。故本题选C。该题考查物理学史以及经典力学的使用范围等多个知识点的内容,要求能牢记各物理量的定义方法,明确它们所采用的基本思想。(),,,,并得出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作用力的表达式【答案】C【解析】电磁学的物理学史,根据奥斯特、法拉第、安培、库仑等人的物理学成就进行解答;A、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A错误;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B错误;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说明了一切磁现象都是由电流产生的;故C正确;D、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反映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库仑首先发现了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并得出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作用力的表达式,故D错误;故选C。关键是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答案】B【解析】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生磁的规律,故A错误B、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用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故B正确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卡文轴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D、法拉第首先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A正确;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B错误;焦耳发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规律,选项C错误;楞次提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选项D错误;(),得出轻、,,,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答案】D【解析】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选项A错误;:..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选项B错误;卡文迪许通过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选项D正确;.(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答案】B【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安培发现了分子电流假说,.(浙江省2017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答案】A【解析】,,故B错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故C错误;;:A3.(2017届11月第一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是()·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答案】D【解析】雷纳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而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他三项不是2017年的,.(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9届高三选考模拟)下列有关物理学史正确的是():..,,,,并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答案】D【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但并没有预言引力波的存在,预言了引力波存在的人是爱因斯坦,故A错误;,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故B错误;,牛顿提出了惯性定律,故C错误;,并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了电场和磁场,故D正确。故选:D。2.(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黒体辐射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答案】BD【解析】,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黒体辐射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光子),,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变大【答案】AB【解析】A、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引入了能量子的概念,认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即光子组成,故A正确;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内部集中所有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所以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算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C、核力与万有引力、库伦力的性质不同,核力是短程力,×10-15m,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故C错误;D、重核裂变反应或轻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核子数不变,但质量发生亏损,所以核子平均质量变小,故D错误;故选AB。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引入了能量子的概念,认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即光子组成;核力与万有引力、库伦力的性质不同,核力是短程力,×10-15m,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重核裂变反应或轻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核子数不变,但质量发生亏损,所以核子平均质量变小。。量子理论的核心观念是“不连续”。关于量子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答案】AB【解析】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选项A正确;爱因斯坦实际上是利用量子观念和能量守恒解释了光电效应,选项B正确;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证明光有粒子性,选项C错误;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且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与现代的量子理论不一致的,D错误;故选AB.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学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472 KB
  • 时间2025-01-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