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批评
批评,有人把它当敌人,有人却把它当作朋友。我们的生活中少不了批评,它既让人怕又让人盼。
小时候上学,老师没少夸奖我,不过这些已淡忘,我却唯独记住了那几次的批评。
给列宁“戴”眼镜
三年级我们上《灰雀》时,一则因老师拖堂,二是那天天气太热,班里人尽“移心”,就连我这个往常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也分了心。忽然一个念头掠过我心头,我拿起笔在插图画了几笔,画完我正欣赏,忽听老师点我的名字,吓了我一跳。这时,老师摆摆手示意下课了,大家一涌而出,老师喊住了正往外跑的我,让我把书拿给他,看了我的“大作”,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这样做怎么行呢?”短短的几句话,却足以让我面红耳赤。我低头瞅一眼那被我“毁容”的书,插图上列宁“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小男孩更是“全副武装”——手中各拿着一把枪和一个弹弓,正瞄准那只灰雀。我又一次脸红了。
二《赵州桥》“缠”字事故
“明贝贝,”老师发话了,“看看书上的‘缠’字带不带一点?”我翻开书,看了又看,最后告诉老师“带点”。“看看你写的带不带!”老师把本子甩过来,我打开一看,竟没有那一点!“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怎么能写错呢?”老师威严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写错别字,那怎么办?”我低下了头,虽然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可我还是服气的,因为我读书时没有认真读,老师让预习全文也只看了一半,而那个
“缠”字刚好在后半篇里!
我一一订正,交给老师,小小的心里,似乎明白了许多许多……
三“疆”无“土”
放学后,我仍在教室,我可不是打扫卫生,而是在写“疆”字五百遍。说起这个“疆”字,我就来气,不过也怪我——那天上语文课,《基础训练》有一题要写词语“边疆”,我不清楚“疆”到底有没有“土”,问周围的人,没人知道,身后张龙说“不带,带‘土‘叫啥啦!”看他肯定的神情,我写了,当被罚写五百遍“疆”时,心里很生气,“张龙,等着吧。”我默念,张龙这不识相的小子偏在我眼前晃,还不时嘿嘿笑,我急着写五百遍,哪里去理他,等放学后十分钟,我才写完,张龙那家伙,早溜得没影了。
第二天,操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我挥着“天马流星拳”拼命追赶张龙,一边跑一边喊“臭小子,别跑!”
……
这就是批评,有苦有乐,有悲有喜。
难忘的批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