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附答案(集锦10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附答案(集锦10篇) 】是由【hh思密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附答案(集锦1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附答案(集锦10篇)
篇1: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附答案
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选贤与能神情与苏、黄不属
B.外户而不闭月色入户
C.具答之天下之伟观也
D.问今是何世是日更定
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交通: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翻译:
(2)林尽水源翻译:
小题4:用原文填空。(2分)
乙文中的“世外桃源”,具有甲文所描述的“”社会的基本特征,如甲文提到“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乙文“”一句就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
小题1: B(2分)
小题2:(1)交错相通(2)请(共2分。每小题1分)
小题3:(1)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2)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共2分。每小题1分)
小题4:大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共2分。每空1分。没用原文回答,该空不得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各句中字词的意思,,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项“户”皆是“窗”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两个加了皆是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故”“独”“亲”“尽”,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两篇短文的文字,了解内容,抓住关键信息,比较两文思想内容,找出相关点,概括填空,注意要使用文中原话。
篇2:《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附答案
《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附答案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②黄发垂髫( )
③无论魏晋( )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 )
6.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道路
C、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8. 根据选文,请分别写出出自文和文的一个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 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文中阐述的“大同”?(3分,答出三点)
参考答案:
5.(4分) ①类 ②指小孩 ③不要说,更不必说 ④以……为亲(把……当作亲人)
6. (3分)( C )
7. (4分,2分/题) ①其他的人 各自又 邀请 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他。
②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8. (2分) 甲: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得、无人问津)乙: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夜不闭户)
9. (3分) ①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悠闲、平和; ②人人受到社会的关爱;③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④贫富差距不悬殊 ⑤有共同的信仰和道德价值观 (要求答出三点)
篇3:《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附答案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②黄发垂髫( )
③无论魏晋( )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 )
6.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道路
C、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8. 根据选文,请分别写出出自文和文的一个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 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3分,答出三点)
参考答案:
5.(4分) ①类
②指小孩
③不要说,更不必说
④以……为亲(把……当作亲人)
6. (3分)( C )
7. (4分,2分/题) ①其他的人 各自又 邀请 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他。
②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8. (2分) 甲: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得、无人问津)乙: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夜不闭户)
9. (3分) ①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悠闲、平和;
②人人受到社会的关爱;
③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
④贫富差距不悬殊
⑤有共同的信仰和道德价值观 (要求答出三点)
篇4:大道之行也阅读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货恶其弃于地也/好逸恶劳。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幼有所长
C.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男有分,女有归。
D.为民请命/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小题3:大道的内涵是 , , 。(3分)
小题4:“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小题3: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
小题4: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来)/男有分,女有归(指嫁人成家)。
小题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来概括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概括特征。
篇5:《大道之行也》阅读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阅读及答案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①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②,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③?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①语(yù):告诉。②王(wàng):统一天下。③与:语气助词,无义。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上述短文中,孟子认为,国君只有使人民生活有保障,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称霸天下。当然,这一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时代的局限性。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需要我们好好体会。

2025年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阅读理解附答案(集锦10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