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育论文:再谈美育的作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育论文:再谈美育的作用
摘要:美育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德育、智育和体育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而且,在塑造理想人格、净化情感、纯正功利意念和开掘潜能、发挥人的创造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的教育部门和教育者要予以高度的重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美育;作用
我们认为,美育的性质有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审美形式来实施教育内容,即“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二是审美自身就是实施美育的目的,美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美的人生,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具体的说,美育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教育。
一、美育能深化德育,提高人的思想素质
美育与德育是紧密联系着的,“美与道德是亲姊妹。”别林斯基的这句话清楚地指出了美与道德的关系。席勒也指出:“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首先让他们成为审美的人。”“从感受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教育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①
养育对德育的深化作用,在我国的先秦美学思想中也有所表现。当时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包括了德育的内容(礼),美育的内容(乐),并且指出了“乐所以修内”即艺术能够陶治思想情操;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修身应当先学诗,没有“乐”是不能成功的。近代的蔡元培先生也认为,实行美育,可以“使人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②这同样说明了美育能深化德育。
而且,美育主要是以文艺为主要内容的,而文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有典型性情感性。所以,通过文艺手段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生动又能以情动人,把美德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例如,学校中的政治课仅以伦理哲学的观念说教,难免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而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假如运用影视、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的形式,就会在美的形象感染和情感愉悦中自觉自愿、不知不觉地达到教育目的,使人的思想觉悟和情操志趣得以提高和陶冶。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美育手段,对提高人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美育能够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智育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而美育着重于情感方面的陶冶。其实,美育还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美国科学家罗杰斯佩里成功地研究出了人脑两半球的不同功能,证实了人的左半脑偏重于语言、逻辑、抽象思维等方面,而右半脑偏重于情感、空间、形象思维等,功能在艺术方面。所以,如果不通过艺术等手段对主管形象思维的右半脑进行训练就等于放弃了大脑一半的开发,这势必会造成智力(主要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局限。而美育正好有形象性的特征,人们的审美实践总是从某一具体的形象(如美的自然景观,美的人物事件,美的艺术形象等)开始的,随着感受、领悟的深入,随着想象的展开,而达到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受到美的熏陶与启迪。再说,美育的内容都是具体可感的。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中小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具体经验材料的支持,具体的经验材料越丰富,就越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所以,通过以形象性为特征的美育,既能

美育论文:再谈美育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