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多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多次尝试合成119号元素Uue,它在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Uue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Uue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Uue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19g
C.Uu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
D.Uue元素的中子数为200
2.已知NH3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N2
B.NO
C.NO2
D.HNO3
3.下列露置在空气的溶液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的质量减少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浓盐酸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干冰在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5.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粉、NaCl、NH4HCO3、CuSO4、Fe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下列有关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取样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HCO3
B.另取样溶于足量水,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黑色固体,则原固体中可能含CuSO4
C.取B中无色滤液适量,蒸发,出现较多固体,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D.取B中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冒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
6.由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获得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与H2O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6
7.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8.小明同学一家人在日常生活的做法,其中科学合理的是( )
A.小明练习过长跑后,大量饮用冰镇的雪碧来解渴消暑
B.奶奶发现燃气泄漏后,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
C.妈妈清理厨房时,用清洁球将铝制厨具打磨得光亮如新
D.爸爸往自行车锁里倒入一些铅笔芯粉末,使锁开启灵活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10.下列四位同学的化学笔记,其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衡定律
B.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金钢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
D.双氧水制取氧气常使用椎型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济青高铁是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青太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铝型材是高铁实现轻量化最好的材料。工业上利用氧化铝和六氟合铝酸钠(Na3AlF6,助溶剂,降低所需温度)在高温下炼制金属铝。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铝(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Al2O3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鉴别它们设计如下鉴别方法:先把两瓶溶液分别贴上标签A、B,然后进行实验。
加入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1
锌粒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气泡
A是______溶液;
B是______溶液
方法2
碳酸钠溶液
A中______;
B中______。
化学小组同学对方法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若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有沉淀产生,通过现象可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
(3)若无明显现象,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CO2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1)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①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其中氖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步骤1中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利用CO2催化氢化可制CH4,其实验流程如图:
①铁粉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点燃CH4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①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g
②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
1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类历史上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多种因素有关,请列举一条相关的因素_____。
(2)下表示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熔点/℃


锡铅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熔点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锡与铅的质量比是_____。
(3)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
①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可以制取氢气,如果想得到较干燥的氢气,可选用的一套制取装置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采用F装置来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通入(选填b或c)。
③课外小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废弃的“棒棒冰”塑料为材料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与A装置相比的优点有哪些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某兴趣小组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只考虑铁与酸的反应)他们将6g废铁屑放入烧杯中,缓慢加入废硫酸直至不再产生气泡。发现加入废硫酸的质量为98g,(不含烧杯的质量)。试求制取硫酸亚铁的质量为多少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四位同学元旦去礐石风景区游玩,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定数据如下: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加入盐酸的质量(g)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




试回答:
(1)四位同学里面,______同学的实验样品完全反应; _______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标注必要的数值)。
___________
16.化肥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写最简整数比);
(3)160克硝酸铵中含有_____g氮元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解析】A、Uue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Uue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19,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Uue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9;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Uue元素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319-119=200;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A。
3、A
【详解】A、澄清石灰水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由方程式 可知,每有44份质量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就会生成100份碳酸钙沉淀,生成沉淀质量大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此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即2NaOH+CO2=Na2CO3+H2O,所以溶液质量变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C、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大,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D、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是对常见物质物质的特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主要是了解相关物质的特性,并对相关的现象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4、D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C、干冰在空气中升华,会产生大量的白雾;故选项错误;
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取样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HCO3,正确;
B、另取样溶于足量水,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黑色固体,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CuSO4,因为铜离子是蓝色的,错误;
C、取B中无色滤液适量,蒸发,出现较多固体,该固体为析出的NaCl,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正确;
D、取B中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冒气泡,则该黑色固体的金属活泼性比H强,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正确。
故选B。
6、A
【详解】A、在H2O2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说法错误;
B、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者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
D、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2)=1:16,说法正确。
故选A。
7、B
【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8、D
【详解】A.碳酸分解,带出胃中的热量,但不能大量饮用冰镇的雪碧来解渴消暑,故错误;
B.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可能发生爆炸,应该严禁开启排气扇。故错误;
C.铝耐腐蚀是因铝在常温下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摸,能阻止内部进一步被氧化,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会破坏保护膜,故错误;
D.铅笔芯中含有石墨,而石墨具有滑腻感,所以可以作为润滑剂来打开锈锁,故正确。
故选:D。
9、D
【解析】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是铜;铁丝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少数金属元素如金、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0、B
【详解】A.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衡”字书写出错,故错误;
B.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没有错别字,故正确;
C.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钢”字书写错误,故错误;
D. 双氧水制取氧气常使用锥形瓶,“椎型”两字书写错误,故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3
【详解】(1)氧化铝(Al2O3)中氧元素为-2价,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x=+3,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
(2)Al2O3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氢氧化钡 硫酸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NaOH、Na2SO4、Na2CO3
【解析】方法2:通过方法1的实验现象可知,a是氢氧化钡溶液;b是稀硫酸;所以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a中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故填:
加入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1
锌粒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气泡
A是 氢氧化钡 溶液;
B是 硫酸 溶液
方法2
碳酸钠溶液
A中产生白色沉淀 ;
B中 产生气泡 。
(1)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c中有碳酸钠,溶液d中有硫酸,化学方程式为: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故填:H2SO4+Na2CO3=Na2SO4+H2O+CO2↑
(2)若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c中有剩余氢氧化钡和生成的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3)若无明显现象,则c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d中含有硫酸钠会使e中含有的溶质最多,故填: NaOH、Na2SO4、Na2CO3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78% Ne 太阳能 CaCO3CaO+CO2↑ 3Fe+4 H2O(g)Fe3O4+4H2 验纯 %
【详解】(1)①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其中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化学式为:Ne;
②步骤1中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2)①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是3Fe+4 H2O(g)Fe3O4+4H2
②点燃CH4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验纯,不纯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爆炸。
(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150g-=,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解得x=,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①
②%。
14、金属活动性(或金属冶炼难易程度)等 3∶2 从长颈漏斗处加水,若在长颈漏斗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AC c 节约资源(或操作方便或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等)
【详解】(1)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金属活动性、金属冶炼难易程度、金属在自然界的含量等。
(2)说明由图象可知,质量分数为0%时熔点大于质量分数为100%时的熔点,横坐标表示锡铅合金中锡金属的质量分数,可知合金熔点最低时锡占60%,所以铅占40%,合金中锡与铅的质量比为:60%:40%=3:2;
(3)①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处加水,若在长颈漏斗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②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锌,选用常温固液不加热的发生装置,故选用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如果想得到较干燥的氢气,收集装置应选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采用F装置来收集氢气,氢气密度比水小,氢气应从c端通入。
③课外小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废弃的“棒棒冰”塑料为材料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与A装置相比的优点有节约资源、操作方便、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等;
(4)解:设制取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可知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6g+98g-=,

2023届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308 KB
  • 时间2025-0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