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有四个用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立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是(  )
A. B. C. D.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行李箱下的轮子
B.匀速行驶的北京S1线磁悬浮列车
C.瓶盖上的花纹
D.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
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
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
C.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A. B.
C. D.
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海市蜃楼
C.影子的形成 D.铅笔折了
7.如图所示,穿衣镜中人所成的像,具有的特点是( )
A.像与人相对于镜面对称
B.像的高度要比人矮
C.像离镜面的距离要比人近
D.观察到的是清晰的实像
8.将不同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让它们熔化并混合,冷凝后就可以得到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一种方法.下表是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合金中,不能用该方法制取的是
金属




熔点(℃)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1090
2467
2567
2750
A.铝镁合金 B.铝铜合金 C.铜铁合金 D.镁铁合金
9.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10.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
11.若喷气式客机以1080km/h的速度飞行,特快列车用30m/s的速度行驶,则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特快列车速度的( )
A.60倍 B.10倍 C.36倍 D.6倍
12.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液化
B.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汽化
C.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熔化
D.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凝固
二、填空题
13.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
_______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偏________。
14.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
15.爷爷戴的老花镜是_______透镜,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
16.人眼看物体时,成在视网膜上的像为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__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近视眼应该选用______透镜。
三、实验题
17.(8分)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______处,调节______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75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______cm3,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______使天平平衡;
(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剩下的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质量为______g,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
18.(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1)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
(3)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河水的体积,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处理)
在下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烧杯的质量
烧杯与河水的质量
河水的质量
河水的体积
河水的密度
18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实验评估)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河水密度比实际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9.(8分)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则他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密度为______kg/m3。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镜面,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45°,请作出其反射光线。
(______)
21.(8分)如图所示,观察者的眼睛在A处能看到发光点S在玻璃板中的像S'.请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动车D3018从上海始发,途经南京等地,到达终点站武昌站,部分具体行程见列车时刻表.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上海
始发站
09:50
0
南京
12:02
12:11
301
合肥
13:19
13:21
457
武昌
16:11
终点站
841
(1)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为__________min,动车在13:20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km/h.
(2)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___________
(3)途中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度为2000m隧道,完全穿过隧道用时120s,求动车的长度.___________
23.(12分)科学家们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用声纳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并测得接受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求海底的深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由知道,
A. A的密度是:
B.B的密度是:
C.C的密度是:
D.D的密度是:
由于D的密度与其他三个不同,所以D是空心的,故选D。
2、B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详解】A. 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D.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如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身体的病变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粉碎体内结石等,故
CD正确.故选B.
3、C
【解析】A.行李箱下的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错误;
B.磁悬浮列车,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瓶盖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错误。
4、C
【详解】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结果,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5、C
【详解】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在烛焰的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人眼透过透镜可观察到此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
B.海市蜃楼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折射的结果,故B错误;
C.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错误;
D.铅笔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7、A
【详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被光屏接收,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综上所述,只有A正确,
故选A。
8、D
【解析】根据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并利用表中的数据分析金属熔化需要的温度来解答.
【详解】A.由镁的熔点649℃,沸点1090℃,铝的熔点为660℃,沸点2467℃,所以温度高于660℃而低于1090℃时,金属不会汽化,可利用此法制取铝镁合金,故A错误;
B.由铜的熔点为1083℃,沸点2567℃,铝的熔点为660℃,沸点2467℃,则温度高于1083℃而低于2467℃时,金属不会汽化,所以可利用此法制取铝铜合金,故B错误;
C.由铁的熔点为1535℃,沸点2750℃,铜的熔点为1083℃,沸点2567℃,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567℃时,金属不会汽化,可制取铜铁合金,故C错误.
D.由铁的熔点为1535℃,镁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649℃、1090℃,显然铁熔化时镁已经汽化,所以不可采用此法制取镁铁合金,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A不符合题意;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和脚垫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B不符合题意;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使相互接触的两表面彼此分开,减小摩擦力,C符合题意;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D不符合题意;
10、C
【解析】A、春天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灯丝用久了变细,是钨丝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故C符合题意;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水由液态汽化成为气态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速度的主单位m/s与常用单位km/h,这两个单位换算关系为
1m/s=,
即单位m/s大于km/h,.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换算时,小单位换成大单位乘以进率、大单位换成小单位除以进率.在该题中两者的速度不同就应先统一单位,即进行单位换算,换成相同单位后再进行比较.1080km/h换成m/s,是“小换大、除以进率”,所以
1080km/h=1080÷=300m/s,
因此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特快列车速度的10倍,选B.
12、D
【详解】A.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是空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是因为汽化吸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是凝华,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3、左 大
【详解】[1][2]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因此要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故物体的质量为
20g+10g+=
[3]如果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忘记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相当于零刻度改变了位置,零刻度右移到一定值,用它测量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点睛】
调节天平时,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哪一侧,说明哪一侧的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读取天平数值时,要先将砝码的质量相加,再加上游码的示数;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忘记将游码拨到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就相当于在左盘中已经多加了一个小物体。
14、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详解】第一空.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人眼,所以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空.硬币反射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第三空.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硬币反射的光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15、凸 见解析
【详解】[1]老花眼即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会聚能力太弱了,需要佩戴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
[2]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放太阳光下聚光或者放在书上字被放大。
16、实 甲 凹
【详解】[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wutang
  • 文件大小603 KB
  • 时间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