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关于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几种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可得,表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导体的电阻增大
B.由可得,表示当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时,导体的电阻增大
C.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也一定增大
D.由可得,表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B.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声音的音调要低一些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3.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初中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0cm
C.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g
4.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菜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一。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0
45
6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103kg/m3 10g
B.×103kg/m3 15g
C.×103kg/m3 .
D.×103kg/m3 20g
5.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6.晓育乘坐在行驶的“和谐号”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在向后运动,晓育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的房屋 B.周围的树木
C.行驶的列车 D.天空的白云
7.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3∶2,体积之比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A.9∶2
B.2∶9
C.1∶2
D.2∶1
8.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图象a、b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可知等于( )
A.4:1 B.1:4 C.2:1 D.1:2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D.市区内要求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10.下图中对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声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D.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12.冰的密度为 ×103kg/m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积是1 m3的冰化成水后密度不变
B.体积是1 m3的冰的质量是900 kg
C.质量是1 kg冰的体积是900 m3
D. m3 ×103kg/m3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但杯子上的标签模糊不清,根据你学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从图中直接分辨出:A杯中是______,B杯中是_______。
14.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__.
15.,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_____kg/m1.当它用了一半,剩余油的密度是_____kg/m1。
16.如图为我市援鄂医疗队2020年4月平安凯旋时,接医疗队的大巴车与护航车队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情景,若以护航的摩托车驾驶员为参照物,则大巴车里的“白衣天使”是_____的。
三、实验题
17.(8分)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厘米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一点。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
(1)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将蜡烛、_____和_____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这是为了使像_____;
(2)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厘米;
(3)当烛焰离凸透镜15厘米时,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像。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小,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____(选填“上升”、“下降”)。
18.(8分)小明和小红同学在“测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小明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_____;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红的建议,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随后在称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图1所示的情况,他应该_____;
(3)天平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2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g;
(4)实验中由于没有量筒,他们为了测出石块体积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操作:
a.先将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b.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
c.通过a、b两步得出石块的体积是_____,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9.(8分)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_;如甲图所示的装置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图乙是用图甲凸透镜在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像,根据成像特点可知生活中的_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若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想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图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若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的位置上,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将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若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5cm的位置上,此时像与物同侧,得到一个______、______的虚像,生活中的_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光路,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_____)
21.(8分)在下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五、计算题
22.(10分)2019年11月26日鲁南(日兰)高铁日照﹣临沂﹣曲阜段正式运营。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爷爷带小明驾车到临沂北站,然后乘高铁去日照旅游,7:4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明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部分列车时刻表,如下表。
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车次
临沂北开
日照西到
G5536
08:25
09:08
G5570
08:52
09:22
G5556
09:41
10:24
23.(12分)小明准备利用假期从距北京2160km的某地到北京参观游览。他在火车站咨询得到的信息:本地前往北京有高铁车和特快列车两种乘车方式可供选择。高铁车的平均速度是216km/h,乘坐高铁车要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求:
(1)乘坐高铁车到北京所需的时间。
(2)乘坐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详解】AB.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
C.由欧姆定律知道,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只有电阻一定时,当导体两端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才一定增大,故C错误;
D.由欧姆定律知道,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故A错误;
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故B正确;
C.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声音的响度低一些,故C错误;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通常都伴有次声波,我们可以通过次声波来预警一些自然灾害,故D错误。
故选B。
3、C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A.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 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5cm,在27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 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C符合实际;
D.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不符合实际。
4、C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当液体体积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设量杯的质量为,液体的密度为,则:

代入数据得:
;①

代入数据得:
;②
②-①得:

解得,;
代入①得:

解得,。
故选C。
5、C
【详解】我们将天平两侧同时拿掉相同的一个甲球和一个乙球,天平仍将平衡,则左边还剩一个甲球,右边还剩两个乙球,说明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2倍,体积相同,则根据密度公式ρ=m/v,ρ甲:ρ乙=2:1,正确选C.
6、C
【详解】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即假定列车是不动的,树相对于列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离列车越来越远,所以以行驶的“和谐号”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向后运动的。
故选C.
7、A
【解析】因为物体质量之比3:2,体积之比1:3,所以密度之比选A.
8、A
【详解】题中的图象中纵轴表示物质的质量,横轴表示物质的体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从题图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为4×103kg时,体积为2m3,所以甲的密度是
当乙物质的质量为1×103kg时,体积为2m3,所以乙的密度是
所以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故选A。
9、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为答案.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故C错误.
D.市区内要求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10、D
【分析】(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详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故A项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与被测液体接触,故B项错误;
C.视线应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该选项中的人俯视读数,所以所得数据偏大,故C项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且没有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且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D项正确。
故选D。
11、C
【解析】A.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项不正确;
B.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B项不正确;
C.音色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音色不同,能通过音色区分人,故C项正确;
D.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故D项不正确。
12、B
【详解】A.体积是1 m3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可知,密度变大;故A错误;
B.根据可得,体积是1m3的冰的质量是:

故B正确;
C.根据可得,质量是1kg冰的体积是:

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是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103kg/m3;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3、酒精 水
【详解】[1][2]水和酒精质量相同,因为水密度大于酒精密度,故根据可知,相同质量水的体积要小于酒精的体积,故A杯中是酒精,B杯中是水。
14、低 蒸发 大
【详解】[1][2]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中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
[3]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较少,两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表示空气的湿度大;反之,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表示空气的湿度小.
15、×101 ×101
【详解】[1]装满食用调和油时,食用调和油的体积:
则这种油的密度
.
当它用掉一半后,油的质量减半、体积减半,但是油的密度不变,×101kg/m1。
16、静止
【分析】考查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详解】接医疗队的大巴车与护航车队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以护航的摩托车驾驶员为参照物,大巴车里的“白衣天使”相对于驾驶员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状态。
三、实验题
17、凸透镜 光屏 同一高度 成在光屏中央 10 倒立 放大 实 上升
【详解】(1)[1][2][3][4]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987 K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